欢迎访问江南电竞app
【产业图谱】2024年甘肃省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全景图谱(附产业布局、发展现状、重点企业等)
2024-03-19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5474

关键词: 装备

中商情报网讯:凭借得天独厚的新能源资源,甘肃在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上持续发力,聚焦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五大核心领域,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扩大,甘肃的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甘肃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现状分析

1、风光资源丰富

甘肃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70⽶及以上技术可开发量6000万千瓦,位于西北第三。此外,甘肃风速年际、年内变化较小,主风向稳定,无台风等破坏性风速。甘肃有效风速时数超6000小时,2023年风力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2023小时。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中心、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甘肃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日照时间,2022年日照小时数2322.6小时。利用小时数高,2023年甘肃光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1440小时。光伏发电技术开发量95亿千瓦。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中心、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甘肃省是风光资源大省,全省风能技术开发量和光伏发电技术开发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四、第五,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新能源产业规模扩大

甘肃省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甘肃新能源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实现了快速增长。截⾄2023年底,甘肃风电装机容量2614.10万千瓦,同比增长26.10%,发电量436.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42%。太阳能装机容量2539.78万千瓦,同比增长79.18%,发电量248.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04%。甘肃已建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嘉峪关5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通渭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储能方面,2023年储能装机量313.16万千瓦,占全省新能源比重3.49%。氢能方面,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为甘肃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以河西地区、兰州地区、陇东地区三个区域为发展重点,谋划了一批氢能示范项目,带动经济低碳转型发展,氢能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光热发电方面,甘肃省加大光热发电项目的建设力度,装机容量提升至更高的水平,光热发电装机容量位于全国前列。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家、甘肃工信厅、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新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截至2023年底,甘肃省发电装机容量接近9000万千瓦大关,达到8963.46万千瓦,新能源并网装机达到5492万千瓦,占比提升至61.3%,跃居全国前列,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新能源发电量695.4亿千瓦时,占比提升至32.9%。近年来,甘肃积极扩宽能源外送渠道,绿色新能源电力跨区跨省外送电量显著增长。2023年甘肃省绿电已输送至全国20多个省份,外送电量达到521.11亿千瓦时,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产业构建的重要牵引。


数据来源:甘肃工信厅、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甘肃工信厅、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新能源消纳能力显著提升

自从国家批复甘肃省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建设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后,全省相继出台《甘肃省新能源消纳实施方案》《甘肃省解决弃风弃光问题专项行动方案》《甘肃省实施能源结构调整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直购电交易、新能源替代自备电厂发电,加快建设敦煌100%可再生能源利用城市、清洁能源供暖和电能替代等示范工程,全力破解新能源消纳瓶颈,弃风、弃光率分别由2016年的43%、30%下降至2023年的5.2%、4.5%,基本完成了国家确定的新能源消纳目标要求。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完善

甘肃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逐步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涵盖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储能、氢能等多个领域。近年来,甘肃通过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了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此外,甘肃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甘肃的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正在逐步实现由大到强、由粗到精的转变。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二、甘肃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布局

甘肃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包括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嘉峪关,这些地区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形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打造金张武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产业园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风光资源,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在推动新能源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甘肃拥有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的园区有16个,主要分布在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庆阳、兰州地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三、甘肃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重点企业介绍

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重点企业包括东方电气、华锐风电、远景能源(武威)、金刚光伏、正泰科技、晶科能源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甘肃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重点

1、风电

依托甘肃省丰富的风能资源及风电制造企业,优化风电制造产品结构,重点招引风电关键零部件龙头企业,大力推进风力发电机组、高速齿轮箱、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建立智能化风电整机成套设备研发制造体系,补齐风电装备短板,形成与省内新增风电装机规模相匹配的风电装备生产能力,打造河西走廊风电智能化整机成套设备全产业链。


2、光伏

依托甘肃省丰富的光热资源,围绕国家沙漠、戈壁、荒漠风光电大基地布局,重点引进技术先进的光伏发电设备一体化项目,推动光伏发电产业做大做强。依托甘肃省石英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积极推进光伏发电项目由规模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构建多晶硅-硅锭/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系统的完整的光伏产业链,重点招引单晶硅棒、单晶硅片、光伏电池、逆变器、汇流箱以及光伏清洗维护设备制造等项目,提升光伏产业市场竞争力。


3、光热

依托甘肃省丰富的光热资源,加快光热电站试点示范步伐,使甘肃省光热发电与风光基地项目配套发展联合运行,实现光热发电站的能量存储与功率调节功能,保障电网频率稳定,提高发电效率。以光热电站建设为契机,大力招引国内光热装备核心企业,在储换热装备方面,重点发展熔盐储罐、熔盐泵、熔盐阀、电加热器、电佯热、熔盐流量计和蒸汽发生器等,积极进行建链。在集热装备和发电装备方面,重点发展塔式吸热器、高温集热管、冷系统装备、汽轮机等,积极开展补链。


4、储能

积极推进发电侧储能项目建设,提高新能源本地消纳比例,降低用能成本。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探索储能与物联网融合发展,建设分布式储能绿色能源系统。依托省属企业储能业务优势,在储能PACK集成等细分领域发力,积极布局一体化安全高性能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电芯及电池组、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能量管理系统等系统部件,培育发展储能配套产业。适度引进超级电容、压缩空气、飞轮、重力储能、氢储能等其他技术类型的储能装备制造项目。


5、氢能

抢抓氢能产业进入市场化临界点战略性机遇,积极谋划制氢及氢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布局氢能在工业、交通、储能、发电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制氢装备方面,引进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和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设备企业,扩大制氢设备产能实现核心设备本地化生产,降低电解水设备的生产制造成本。储氢材料及设备方面,聚焦高压气态储氢容器、加氢站装备等领域,重点引进碳纤维高压氢气瓶、加氢站成套设备及零部件等产品研发制造企业,初步构建起氢能储、运、加装备制造产业。用氢方面,积极招引绿氢化工企业,对既有煤焦油加氢等产品工艺实现绿氢替代,建设新建绿氢合成氨、合成甲醇等生产线,提升绿氢化工产品供应能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