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电竞app
坚持系统观念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9-11 来源:经济日报
11596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系统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系统观念,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从系统论角度看,新质生产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产力要素、结构、功能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要素由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基础设施等构成;在结构承载上表现为由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主导发展形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功能上则凸显为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强调科学技术创新,即通过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产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必然促进管理和制度等层面的创新,进而为持续增强创新能力提供有利环境。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提升,而是创新激发的量变实现了质的跃迁,是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先进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我们用系统观念加以理解和把握,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方面,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由于不同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条件、人口分布等,呈现出不同的区域分工和产业特点,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方向、重点、难点不尽相同。发展新质生产力,没有统一模板、标准答案,必须立足实际、精准发力、科学施策,在实践中要认真盘点好各地区、各产业的既有基础,具体地区具体布局,具体产业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构建不同空间、不同产业、不同要素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发生了“质变”的生产力质态,要统筹考虑、先立后破、稳扎稳打,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坚持守正创新,用好资源禀赋条件,兼顾新赛道和传统产业领域,既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壮大,又积极合理地以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只有系统性、整体性推进,聚焦产业基础,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使要素、制度、环境等相互协同,才能更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化技术支撑。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具有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前瞻引领的重大作用。基础研究的发展需要长期积累,必须持之以恒加大投入,不断优化基础研究的系统布局和学科建设,使之成为原创性、颠覆性创新不竭的智慧源泉。要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强化自主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有组织科研,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二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夯实人才基础。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源。聚焦人才素质与能力培养,统筹优化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工程技术、产业领域等多方向、多环节的人才培养体系,从整体上提升高素质人才供给的质量和能力。进一步打破城乡、区域、行业间人才流动的壁垒,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充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产业载体。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迭代升级是生产力跃迁的重要支撑。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谋划发展未来产业,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与新兴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加快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脑机接口等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把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另一方面,用好数字技术,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节能减污降碳技术的普及应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此外,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大支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