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电竞app
【产业图谱】2024年成都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附各地区重点产业、产业体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等)
2024-09-13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4380

关键词: 成都 产业规划 全景布局 地区重点产业 产业体系布局 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中商情报网讯:2023年,成都市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全面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凝心聚力办大运展形象、千方百计办实事惠民生、慎终如始防风险保安全,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成都产业体系及各区县重点产业

成都市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产业集群培育行动,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已成为首个万亿级产业,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装备纳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城市等国家级授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成都市以“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为根本遵循。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成都产业发展现状

1.工业产业现状

成都市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1%。五大先进制造业合计增长4.0%,其中医药健康产业增长10.1%,装备制造产业增长8.1%,电子信息产业增长4.0%,绿色食品产业增长2.4%,新型材料产业下降1.9%。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9%,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9.5%、5.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农业产业现状

成都市202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其中,种植业664.1亿元,增长4.8%;林业15.8亿元,下降6.7%;畜牧业207.6亿元,下降1.0%;渔业30.7亿元,增长1.5%。粮食产量231.9万吨,增长2.2%;经济作物中园林水果、蔬菜及食用菌、中草药材产量分别增长9.0%、1.6%、0.7%。生猪出栏435.2万头,增长1.5%。肉类产量44.0万吨,增长1.2%。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成都重点产业布局

1.产业圈强链

成都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优化调整8个产业生态圈、重点发展30条产业链。聚焦产业生态“建圈”,重点产业“强链”,不断完善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业基金、领军人才等“5+N”产业生态,牵引主导产业上下游、左右岸来蓉集聚发展,协同推进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当前,成都在确定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8个产业生态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28条重点产业链,系统重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的“四梁八柱”。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重点片区

成都市正按照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的战略部署,突出以城市功能为引领,重点片区为突破,项目集群为支撑,推动城市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跃升。当前,首批24个重点片区建设加快推进和优化提升,核心功能涉及国际门户枢纽、国际交流交往等,推动“三个做优做强”加快突破、成势见效。

资料来源:成都市人民政府


3.优势产业集群

成都市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产业集群培育行动,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已成为首个万亿级产业,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装备纳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城市等国家级授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未来产业

成都将重点培育前沿生物、先进能源、未来交通、数字智能、泛在网络、新型材料六大赛道,并预研捕捉前沿交叉融合新赛道,通过发挥新型基础设施的赋能支撑作用、补齐成果转化链条的薄弱缺失环节等八大措施,营造发展生态。未来3-5年,基本建立适宜未来产业孵育成长的创新生态体系;未来5-10年,逐步形成服务国家战略大后方的未来产业新前沿。具体如图所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成都重点产业发展规划

1.加快形成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深化成渝双核联动联建,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提速建设成渝中线高铁、成渝高速公路扩容工程,推动四川跨境公路运输集散中心全面开工,协同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引领建强成都都市圈,统筹推进158个重大项目建设、实施166项年度重大事项活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成都都市圈。做强中心城市极核功能,加快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发挥城市新区引领带动作用,开展郊区新城综合交通提升行动,进一步强化城市经济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功能、改革集成和开放门户功能、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

2.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增强科技创新战略力量,高质量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和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开工建设磁浮飞行风洞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全面竣工。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坚定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加快建设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推动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高质量运行,支持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与重点片区共建成果转化基地10个以上,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对接活动200场以上、引进成果转化重点项目100个以上。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建成科创生态岛2号、3号馆,导入科创服务机构50家以上,打造“科创通+科创岛”服务生态,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搭建线上线下“共享实验室”,服务科技型企业1万家以上。

3.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深化产业建圈强链,深入开展招商引智百日攻坚,实施上下游左右岸集聚攻坚工程、终端产品补链强链攻坚行动,支持链主企业在蓉召开供应商大会,力争引进重大项目380个以上,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80个以上。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坚定把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作为实体经济发展“一号工程”,实施工业扬长补短追赶跨越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工业企业培育壮大专项行动,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强化数据供给流通,加快千兆光网、5G网络、北斗等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成都数据公园”,打通城市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