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电竞app
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京召开—— 锐意改革,凝聚科技发展共识
2025-02-19 来源:科技日报
221

关键词: 中国科协 全委会 改革 人才培养 学术交流

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

2月17日至18日,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发现,会议资料袋“瘦身”了,“以前工作报告很厚,现在很精简,体现了精简务实办会。”

往年会议给中国科协全委赠送纸质材料,今年则变成红色封皮委员证,印着委员名字、贴着委员照片。“这是荣誉也是福利,拿着它能免费参观中国科技馆等科普场所。”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梁春花在分组讨论时笑着介绍。

更深刻的变化体现在中国科协十届全委会2024年工作报告中。

2024年,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推出,首批入选3226人。“青年托举人才在各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协越来越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说。

报告提到,中国科协以承办“国家工程师奖”为契机,加强工程师队伍建设。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对不断加强工程师培养表示认可。

去年12月,由中国科协推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当选国际科学理事会副主席,令科技界振奋。目前,科协组织体系已有两千多位专家在国际组织任职,近三年已有17家国际科技组织在华成立。“在中国科协支持下,越来越多科学家在国际舞台大放光彩。”太原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智新提到。

学术交流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24年,中国科协全面启动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建设,纳入450种期刊给予支持。“现在对科技期刊支持力度很大。”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彭友良称,“希望对科技期刊的扶持更精准有效,进一步促进论文和期刊‘双回流’。”

从支持建设705个“科技小院”“专家大院”,到培养2000多名技术经理人,再到提出10138篇高质量咨询建议,一系列数字背后,是中国科协不断助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干货很多、收获满满,科普从业者也感到振奋。”江西省于都中学教师黄才发关注到,科协科普工作取得诸多新成果:配合修订科普法、推动设立“全国科普月”、全国科技馆接待人次首次破亿……

还有一些刀刃向内的自我变革。2024年,中国科协依规对9个学会作出警告、撤销团体会员资格处理;评比表彰等由21项减至3项,主办或共同主办论坛由63项减为10项。

“社团改革、基层赋能,改革如何落实、资源如何下沉,都是我关心的。看到报告对改革专章部署、对问题直言不讳,我对工作更有信心了。”天津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罗进飞说。

在小组讨论时,中国科协全委畅谈所思所想。有的希望增加青年人才托举名额,有的呼吁加大高端科普力度,有的提议继续带动县级科协发展,有的号召科技人员增强应用AI等新技术的能力,还有的强调重视民营企业科技人才……

变则通,通则久。此次会议审议表决的《中国科协2035行动计划纲要》提出组织凝聚工程、思想铸魂工程、人才托举工程、学术荟萃工程、产学融通工程、科普促进工程、智库集思工程、开放合作工程等8大重点工程和21项重点举措。

“纵深推进科协改革,切实履行桥梁纽带职责,充分发挥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不懈努力!”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宣读工作报告时掷地有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