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暴涨10倍!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抢货”开启?
2022-04-01 来源:华强电子网
5749

关键词: 半导体 材料 国产替代

3月31日消息,国内高纯氖气价格暴涨,气体网(china-gases)数据显示,自俄乌冲突以来,国内氖气市场均价从2000-2200元/立方米,最高涨至20000元/立方米以上,最大涨幅约10倍。


日前,作为全球市场主要氖(Ne)、氪(Kr)和氙(Xe)供应商,乌克兰两大稀有气体供应商Ingas和Cryoin均已暂停运营。随后,国际三大气体公司均宣布停止在俄罗斯开展新的气体业务。

 



盯上国内,厂商收获良机?


显然,本轮氖气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半导体企业,在俄乌战争后,失去了乌克兰的氖气供应,而把原料采购都放在了中国。上述系列举措导致全球稀有气体供应受到极大限制,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芯片制造。为此,国内相关厂商也纷纷作出回应。


就如昨日,华特气体也在互动平台透露,受俄乌危机影响,其光刻气的部分原材料采购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编者留意到,鉴于近期部分材料涨幅较大,华特气体会根据市场波动情况相应传导给下游。


换言之,这波涨价潮一定程度不会“内部消化”,会让下游厂商直接参与承担及带来连锁效应。

 


实际上,华特气体是一家致力于将特种气体国产化,并率先打破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面板等尖端领域气体材料进口制约的本土气体厂商。根据华特气体昨日最新披露的2021年年度报告,其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3.47亿元,同比增长34.78%。


因此,早在此轮原材料涨价之前,报告期内该公司已实现业绩增长,主要系国内半导体市场需求增长,特种气体销售量对应增长及新增产品和客户增长所致。

 


另外,前天(29日),凯美特气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电子特气生产许可产能氖气为6.8万Nm3/年,认证目前还在办理过程中,尚未达到产能释放,会持续关注价格的变化,并与多家客户保持着紧密联系,会根据整体价格走势、市场需求以及市场预判情况进行销售。


编者发现,除了氖气,凯美特气未来重点还会放在高端激光混配气上,这是制造芯片的核心气体,特别是在含氟的激光混配光刻气体上,其光刻气体已通过了193nm激光混配气确认函,已有用户在咨询和小批量订货。关键的是,凯美特气一直在积极推进阿斯麦的认证,这项工作也有一定进展。

 


从稀有气体大环境来看,近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氦气的地位。美国咨询公司Kornbluth Helium Consulting认为氦应列入2021年关键矿产清单,以突出其对关键产业的重要性;鉴于氦与一系列新兴数字技术(例如计算机、通讯设备、电子产品等)应用相关,欧盟委员会指出将继续密切监测氦;此前,澳大利亚政府将氦列为关键矿产。


相对而言,我国对氦气资源的价值关注较晚,氦气供应大部分依赖进口。也不难发现,国内氦气资源整体探明程度比较低。 


价格理性修复?刺激国产替代


虽然自从俄乌冲突以来,氖气月内价格最高上涨已达10倍。但即将踏入4月,最新消息显示,国内高纯氖气主力批量拿货价已经达到1.2-1.5万元/立方米,比3月最高价1.7万元/立方米的价格略有回落,这是否符合业内此前的预期?


虽然近日全球主要氖气供应国乌克兰最大的两家产量占全球一半的提纯商Ingas 和Cryoin已暂停营运。但也显而易见,俄乌冲突引发的氖气短缺问题不会对半导体产业造成重大影响,因主要厂商已提前针对这一风险储备了关键原材料。

 


编者认为,一时间的“断供性”恐慌,可能让市场有了不理智的过度反应,引起价格的超涨,但就如上述强调的,市场一旦回归理性,部分企业的恐慌性抢货囤货期一过,价格短期内就会有一定修复。不过,这或只是“心理上”的修复,目前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半年或一段时间以后,若相关扩产跟不上库存实际消耗,价格高企或成为新常态,具体情况或者会有更多变数。


据悉,国内气体业务上市公司中,雪迪龙、和远气体、金宏气体、杭氧股份、凯美特气等公司也有氖气生产。气体公司正在努力实现氖气、氦气等保障供应。

 


不过,最新资料显示,国内氦气的年产量不足1.0×106m3,尽管未来新增的几个氦气加工厂将进一步增加氦气的供应量,但中国氦气需求量大(2.20×107m3/a),需求增长快(复合年增长约10%),目前缺口较大,短时间内氦气市场货源紧张局面或将延续。


但显而易见,目前的国际形势下,更多的海外半导体企业,却把氖气采购目标投向了中国。而在日后供应上,我国氖气有望逐步满足这些海外需求。

 


不难发现,目前国内氖气的供应源主要来自大型钢铁企业,宝武钢铁集团旗下的武汉钢铁公司,河北省邯郸钢铁公司等等。而随着氖气价格走高,我国大型钢铁公司也在积极扩产,首都钢铁集团的氖气装置即将投产,未来我国氖气的供应量也有望进一步增加。


实际上,我国的氖气生产在2020年才刚刚兴起,但在突破了技术瓶颈后,近两年产量较大,开始用于出口。但鉴于钢铁企业的氖气装置是原料来源,半导体企业需要的氖气,还需经过提纯加工。


不过,这也倒逼我国氖气提纯工艺近两年也在不断提升,期望氖气的质量也慢慢可以满足国际客户的需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