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设计公司想要基于ARM架构发展芯片之路,正在受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影响而受阻。
12月14日消息,钛媒体独家获悉,日本软银集团旗下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已经拒绝向中国企业出售先进CPU芯片设计 IP——Neoverse V1 和 V2产品,涉及包括阿里旗下芯片设计公司平头哥半导体,以及其他中国芯片企业。
对此,Arm公司向钛媒体App独家回应称:“Arm作为一家全球企业,我们致力于遵守适用在每个业务运营地区的所有出口法律和法规。我们一直在为包括阿里巴巴等中国合作伙伴提供能满足他们性能需求的优化解决方案,同时这些解决方案完全符合最新的出口管制合规性。”
这是Arm公司首次透露,其对中国禁售先进芯片设计IP产品,从而对国内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一套新的、范围广泛的出口管制措施,对向中国出口先进人工智能(AI)和超级计算芯片制造、生产设备以及所需的某些工具实施新限制,目的是阻止中国获得需要使用先进半导体的高性能计算能力。
根据新的要求,中国实体拥有的设施许可证将会面临“拒绝推定”,美国供应商若向中国本土芯片制造商出售尖端生产设备,生产18nm或以下的DRAM芯片、128层或以上的NAND闪存芯片、14纳米或以下的逻辑芯片,必须申请许可证并将受到严格审查。
在美国公布上述严格的出口新规之后,包括英伟达、泛林集团(Lam)、科磊(KLA)、应用材料、光刻机巨头ASML等多家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深受影响,业绩出现大幅下滑。今年11月8日,英伟达发言人已经向钛媒体App确认,该公司推出新款中国特供版A800 GPU芯片,替换A100以符合美国芯片出口新规。
IP(知识产权)核是半导体行业内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芯片设计中预先设计、验证好的功能模块。芯片设计公司需要花费几千万,甚至上亿费用采购各类IP。根据翱捷科技招股书显示,2019年,该公司外购IP达到4330万元人民币,占总支出比重的10.11%;寒武纪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其从供应商处采购 IP 金额占总支出的50%以上。
作为全球第一大芯片IP授权服务商,同时在移动CPU市场占比超90%的企业,中国芯片设计公司大多采用ARM架构的设计来构建从智能手机到服务器的设备。有消息指,由于性能太高,Arm公司已经确定,美国和英国不会批准其最新的Neoverse V系列对华销售,因此,Arm不得不选择限制对中国企业销售Neoverse系列 IP。
这种限制措施可能将直接影响到阿里和其他 CPU 芯片设计公司的发展计划。早前,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称,未来两年,阿里云20%的新增算力将使用自研的Arm CPU倚天710。
财报显示,整个2021年,Arm公司收入达27亿美元,同比增长35%。其中,Arm中国合资企业约占总收入的20%,即为5.4亿美元左右;整个Arm芯片许可业务去年收入达11.3亿美元。2021年,基于ARM架构技术生产的芯片出货量高达292亿颗,至今累计出货量超过2250亿颗。(详见钛媒体App前文:《Arm去年营收达27亿美元,孙正义:软银将彻底审计Arm中国》)
目前,国内使用 ARM 架构研发CPU的企业包括此芯科技、超摩、鸿钧微、阿里平头哥等。此外,国产 DPU(数据处理器)芯片企业云豹智能也采用 ARM 架构研发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和Arm并没有完全断绝合作。Arm中国于12月14日宣布,在智能视觉领域,近日阿里云和Arm深度合作,基于ARM架构边缘智能平台,阿里云IoT Link Visual云芯一体化智能视觉方案与其深度集成,大幅缩短相关产品的开发周期,加速产品上线及部署。但是,阿里巴巴和英伟达双方今年已没有公布合作事项。
事实上,由于芯片脱钩影响,已经迫使国内企业开始从ARM架构,换成开源芯片架构RISC-V进行芯片设计工作。今年11月,阿里平头哥发布RISC-V高能效处理器玄铁C908,神经网络计算的性能比前一代产品提升50%以上。
睿思芯科创始人兼CEO谭章熹此前接受钛媒体App采访时表示,随着半导体行业巨头开始拥抱RISC-V开源架构,RISC-V这一赛道将到2024、2025年左右全面爆发,再往后会有更大的变化。“归根结底,在RISC-V之前传统的x86/ARM指令集都是一个商业公司拥有,而一旦开放出来,RISC-V就像Linux一样,这样它更有生命力,生态才是更关键的因素。”
谭章熹表示,目前来看,不管是x86,还是ARM、RISC-V,大家都要不断加大生态的投入,做到一个可选性、可替代性的产品,从而让芯片产业生态多样化,研发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形成商业模式。
对此,Arm策略与销售执行副总裁Drew Henry在本周的一场媒体分享会上表示,未来会在符合国际最新规范的基础上,依照客户需求,提供Arm架构解决方案,并表示RISC-V将带来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