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得益于国内车企纷纷加快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不断提速,同时从场景单一的高速、矿区开始向城区渗透。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也让激光雷达市场变得格外火热。
最新消息显示,本次修订拟删除技术条目32项,修改36项,新增7项。修订后《目录》共139项,当中,禁止出口技术24项,限制出口技术115项。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增的被列入限制出口品类的激光雷达系统,与自动驾驶功能的实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来源:网络
近年来,大多数官宣搭载激光雷达的都是生产纯电动车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他们所使用的激光雷达大都来自禾赛科技、大疆、览沃和华为等中国供应商。 有观点认为,激光雷达是实现L3及更高阶自动驾驶功能的关键。尽管4D毫米波雷达也逐渐崭露头角,但不庸置疑,自动驾驶与激光雷达的“热恋期”还没有冷淡。也因此,以禾赛、速腾聚创等为代表的国产激光雷达供应商正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抢市。 此前,市场研究公司Yole发布了一份《2022年汽车与工业领域激光雷达报告》,当中指出,中国在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来自中国的激光雷达供应商已占据全球ADAS前装市场50%的份额。
来源:Yole Intelligence
Yole 高级技术和市场分析师Pierrick Boulay表示,“中国在激光雷达领域的努力并不仅限于单独的激光雷达公司,而是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随着激光雷达在中国汽车行业的渗透率不断增加,中国激光雷达产业链也随之日益发展完善。 不难发现,聚焦产品层面,车载激光雷达产业链上游包括发射模块(激光器)、接收模块(探测器)、信息处理模块(芯片)、扫描模块和其他结构部件;中游则是各种形态的车载激光雷达,包括机械式激光雷达、半固态激光雷达和固态激光雷达;下游即是各大Tier1厂商以及整车厂商,主要用于ADAS辅助驾驶系统以及高级自动驾驶。
资料显示,激光雷达产业链的上下游,已经出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企业。例如上游激光器有瑞科激光、炬光科技等,探测器及芯片有芯视界、阜时科技等;中游激光雷达厂商有禾赛科技、图达通、速腾聚创、镭神智能等;下游整车厂如小鹏、长城、蔚来、理想等都已开始在自家车型中搭载激光雷达,自2020年至此,共有25项前装定点与中国主机厂有关。 即便如此,《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里的新增项目是否会影响到国产激光雷达厂商的未来商业布局,目前来看还是一个未知数。有机构认为,对于《目录》将涉及的激光雷达厂商可能也要面对海外布局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不过,当前《目录》还在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激光雷达厂商还将有一段时间作出应对的准备。从更长远考虑来看,有关出口贸易限制的拉锯战或还将持续,相关厂商或需尽早制定风险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