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电竞app
半导体面临下行周期,中国初创企业过的如何?
2023-03-10 来源:网咯整理
1214

关键词: 芯片 半导体 晶圆

2023年的春天,国产芯片看到的不是希望,而是彻底的竞争和白热化,是极尽的内卷和消耗。

在深圳跑了几天客户,收获了一句话。国产芯片公司跟客户说,2023年销售额计划做1个亿,准备亏损4000万。

用1个亿的销售额再融资2个亿,亏损4000万,但还是挣了1.6个亿。多么好的交易。




国产芯片已经进入内卷时代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帮我们造。没有技术,没有产品,没有销售额,投资人都会帮我们造。

只要国产芯片热潮一起,一切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凡是有因果,万事有轮回。国产芯片赛道,内卷因芯而起。

内卷,最早出自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的《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

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国产芯片已经进入内卷时代,也意识到这种内卷本质上是无意义的内部消耗。可是无法避免,这不是芯片创业者个人因素造成的,而是时代的产物。

我们在卷心态、在卷行业仅剩的资源,只有参与到“卷”中间去,才能卷出胜利和明天。

这一切,起因于2019年。芯片热,资本蜂拥而至,公司估值不断高涨,几乎每一笔投资在账面上都实现了大幅的盈利,一直持续到现在。国内芯片设计公司从2018年的1600多家增加到2022年的3200多家。

回过头去看,有因就有果。起于投资,归于内卷。投资卷,投资卷,投资卷完招人卷;招人卷,招人卷,招人卷完产能卷;产能卷,产能卷,产能卷完销售卷;销售卷,销售卷,销售卷完最后就是一地鸡毛。

我曾见过资本最疯狂的样子,通过各种关系找门路去参与国产芯片项目的投资。有些国产芯片公司门庭若市,投资人络绎不绝。我和三伍微却成为了看客,在资本最高潮的时候,得不到垂怜和青睐。

孤单的站在风里,只为不错过这美丽,三伍微用天使轮的1000万,苦扛了3年。实验室仪器设备除外,每年开支不超过300万人民币,包括员工薪水、研发流片、公司运营。

很多芯片创业公司一开始的时候,只有老板没有做事的人,拿到投资之后到处挖人,挖到人以后再融资,然后再挖人。

研发工程师和行业内人才薪水就是这样暴涨上去的,于是芯片公司的老板和HR都在感叹,招人卷,招人难。

这之后出现了一个现象,人才被挖空的公司技术上走不上去,停在原来的技术和产品层面。被挖走的人把原来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快速重复做一遍,导致市场上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

有了产品就是备货抢占市场,每个公司都释放出产能,导致产能紧张。产能紧张进一步导致产能内卷,产能内卷又刺激芯片公司加大备货。

库存就这样产生了,中低端产品持续消耗库存,国外高端产品不受影响,可能还会缺货。


半导体面临下行周期

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低迷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来看,半导体价格变化。根据中国台湾集邦咨询(TrendForce)的数据,在7月至9月期间,DRAM和NAND闪存这两种主要类型的内存的平均合同价格分别比上一季度下降了15%和28%。

其次,各大厂商财报对未来表示悲观。存储大厂不必多说,SK海力士、美光和三星第三季的营业利润均下降30%以上,远低于分析师的预期。然而,AMD、英伟达、英特尔也同样受到了影响。

AMD第三季度营收为55.6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但是主要销售PC处理器的客户端事业部营业额为10亿美元,同比下降40%。英特尔第三季度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5%;英伟达三季度虽然未知,但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1%,三季度想来也不好看。

在半导体低气压下,各大厂商开始了“裁员”、“休假”的计划。希捷在公布三季度财报的同时宣布预备将全球员工人数大砍8%或约3000人。希捷坦言,裁员原因是由于需求恶化。

英特尔宣布将通过降本增效节约100亿美元的资金,其中的措施之一就是计划11月“有针对性”裁员。即使因为代工的火热,仍旧处于忙碌状态的台积电也在内部发文鼓励员工休假充电,其总裁魏哲家更是以录制视频的方式鼓励休假。

数据显示,迄今为止,美国科技行业已经裁掉了44000名员工。

无论从半导体产品价格的下跌情况,亦或者从各大厂商财报的利润下降,再从各家企业近日的企业规划,林林种种都寓示这下行周期的到来。下行周期,人人自危。

在这一波下行周期的冲击下,中国刚刚创立的芯片厂商,现在过的怎么样?




中国初创企业过的如何?

近年来,在政府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大力支持下,芯片创业成为了热潮。也正因此,中国半导体行业中涌现了诸多初创企业。

成千上万这个词非常适合形容中国芯片初创企业的数量。据企查查数据表示,成立年限在3-5年中,有近4000家企业名称中带有“半导体”字样;而成立时间在1-3年的企业数量达到了11000多家,光是最近三月内成立的企业数量就达到了3000家。

随着芯片寒冬来临,尽管有政府补贴,很多初创芯片企业仍旧没有熬过“冬天”。据统计,2020年,约有23100家半导体公司成立,1397家芯片公司关闭。虽然2021年新增了47400家半导体公司,但关闭的数量也上升至3420家。2022年1月至8月期间,估计有3400家中国半导体公司倒闭。

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芯片设计公司有几万家,倒闭的大部分都是没有资产的芯片设计公司,可能10个人就成立一个小公司,被注销、吊销的机会特别大,因为拿不到生意或者设计不太好。”

在接受采访的大多数人的观点中,在这一波周期里,芯片设计最可能出现大规模淘汰,因为国内做芯片设计的公司太多,且没有实力。某位初创芯片企业家表示:“并不是所有芯片公司都会成功,很多创业公司都承压很大,大部分芯片初创公司都会在两三年内倒闭。”

初创企业面临的问题一直存在:人员不够、资金不够、晶圆短缺。但下行周期,使得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人少一直是困扰初创企业的难题。业内人士表示:“很难找到合适的员工。从2019年开始,员工的薪水成倍增长,初创企业很难与大公司抗衡。”据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2022年中国芯片专业人才缺口将超过25万人,而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至30万人。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一没有丰厚的薪资,二也没有大厂光环,在争夺有限的人才资源方面举步维艰。

资本不够对于初创企业来说也非常致命。对于研发投入极高的半导体行业的公司来说,上亿元的融资很多时候都“轻飘飘”的。曾有人采访了几个芯片创始人:“一个亿的融资在一家芯片初创企业公司可以烧多久?”某中等规模电路,成熟制程MCU芯片公司创始人说两年;某AI算力芯片公司创始人说1年;某通讯SoC芯片创始人,需要搭建百人团队的说半年。总而言之,上亿的融资,在烧钱的半导体业中确实不够看的。

在市场富裕的情况下,很多资本都非常乐意投入半导体企业。Preqin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芯片制造/设计初创公司从VC投资者那里总共获得了88亿美元的投资,是美国同类公司融资额(13亿美元)的近6.8倍。足见中国半导体领域的发展之迅猛。但是下行周期中,资本也需要谨慎。某投资人告诉记者:“现在资本也处在观望、考察尽调阶段。”

在半导体领域竞争,最重要的是有自身的产品能力和行业认知。初创企业能否交出产品,是决定其能否在市场上立足的第一步。

对于资金有限的IC设计公司,有时候也会出现,产品前期研发投入很大,但流片失败带来极大负面影响。由于资金捉襟见肘,流片所需花费不菲,一次流片的失败就会使得企业难以为继。而没有成本,企业又融不到资金,熬不过产品成功就倒下的企业不在少数。

晶圆短缺实际上算得上是特殊时期的特殊问题。这两年中,产能紧缺是业内的主要问题,初创企业同样也会遇到。不过,相对于有实力的大公司来说,在产能紧缺的时期,初创企业获取产能会更加困难。

正如同前段时间,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表示,汽车行业高管打电话给他,求救台积电,想要订购25片晶圆。魏哲家听后都笑了:“台积电订单2.5万晶圆起订。”而这还是能联系到台积电的“汽车行业高管”,对于现实中更小的初创企业来说,以上对话或许只是他们寻找产能时的一个缩影。由于“订单小”,在产能紧张时期,某些晶圆厂砍单直接砍掉了“小客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