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利谱2020年净利上涨127.94% 受益行业高景气周期
2021-03-19 来源:三利谱&证券市场红周刊
4397

3月17日晚间,三利谱披露了2020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实现双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19.05亿元,同比增长31.33%;归母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大涨127.94%。

伴随合肥线经营的持续改善,公司有望逐步实现小尺寸TV类偏光片对日系厂商的替代。同时,龙岗产线的投产将提供业绩增量,而面板价格回暖亦有望带动偏光片行业毛利率的改善,未来2—3年公司成长逻辑进一步明晰,经营业绩持续增长可期,申万宏源证券、中泰证券等给予公司“增持”“买入”评级。

115.jpg

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104.42%

产能持续释放

作为我国偏光片行业龙头企业,三利谱近几年业绩呈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红周刊》通过梳理WIND数据注意到,2018年—2020年,公司营收年复合增速为46.88%,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为104.42%。可以看到,相较于营收年复合增速,公司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表现更为可观,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营收规模一定的前提下,其盈利能力更为强劲。

尤为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即便在疫情影响下,公司2020年各个季度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全为正值,且处于连续上升的通道。其中,营收由第一季度的3.2亿元上涨至第四季度的5.9亿元,同时间段内,归母净利润也由0.11亿元增加至0.65亿元。

基本面的持续向好与公司偏光片产能的扩张不无关系。据年报显示,一方面,公司主要子公司合肥三利谱光电产能释放,使得公司2020年偏光片生产量同比增加30.81%,销售量同比增长61%,进而库存量同比下降14.39%;另一方面,据方正证券研报预计,公司龙岗1490产线(年产能1000万平)将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大批量产能爬坡,相关手机类偏光片产品有望在2022年末实现满产运营;莆田计划再规划一条1490车载偏光片产线(年产能1000万平),有望于2022年开始产能爬坡。此外,目前公司正在规划的合肥工厂二期超宽幅2500mm产线,若建成满产后产能为3000万平米/年,后续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以及上游材料供应稳定,有望逐步确定产线建设与产能投放时点。

未来随着在车载、小尺寸TV偏光片、手机偏光片等产品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升、原材料的多元化导入,以及整体精细化管理的带动下,公司偏光片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望继续提升,并带动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

偏光片国产替代大势所趋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有望分享行业发展红利

日前全球偏光片市场空间约120亿美金,国产偏光片市占率仅个位数百分比,国产替代空间较大。随着下游面板产能逐渐往中国大陆转移,偏光片作为上游核心材料,有望持续受益此轮产能转移。

提升研发综合实力,进而实现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三利谱在偏光片国产化大趋势中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根基。据WIND数据显示,近三年,公司研发支出呈现出连续增加的趋势,分别为0.5亿元、0.54亿元、0.8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91%。

除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外,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推进盲孔屏用低收缩打孔偏光片、车载碘系偏光片、车载染料系偏光片、柔性AMOLED用偏光片等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LTPS用超薄高透过率偏光片已经通过LTPS面板厂的认证并顺利实现量产;盲孔屏用低收缩打孔偏光片通过多家客户的认证,并实现量产;车载染料系偏光片等也通过了部分有影响力的客户的认证,并逐渐上量使用中;车载碘系偏光片在内部稳定性验证中;柔性AMOLED用偏光片进入客户测试阶段,该产品已率先在手环应用上通过客户测试且预计2021年量产。此外,公司也正在加快上游材料的国产化进程,非主材产品已经开始使用国产产品,未来2年在TAC、PVA方面也会有国产化应用。

目前,公司已具备满足下游众多应用领域要求所需偏光片的生产能力。产品类型涵盖TN偏光片、STN偏光片、TFT偏光片、OLED偏光片、3D眼镜用偏光片等,产品有效厚度最薄已达到79μm,并可提供90μm、120μm、150μm、210μm等不同厚度产品。同时,公司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类型及厚度搭配的产品以支持客户的产品设计,并与客户联合开发具有特殊用途的偏光片产品。

考虑到TV面板价格自2020年6月底部以来持续上涨,且供需失衡或将助推面板价格进一步上涨,LCD行业有望持续高景气,公司目前下游客户覆盖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等龙头面板厂商,伴随下游客户持续涨价,公司将充分受益此轮面板高景气周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