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2023年中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及其发展前景预测分析(图)
2023-04-11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2002

关键词: 航空零部件

中商情报网讯:近年来,国家着力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推进武器装备市场准入改革,我国国防军工配套体系正在发生变化,社会力量、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军工配套,成为我国军工发展、国防保障的重要途径,为航空零部件加工制造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航空零部件制造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产业进一步发展,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支持与国内经济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发展出品种不断扩大、技术持续进步的航空零部件产品体系。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规模达333.1亿元,同比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01.3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行业发展前景

1.国产飞机和航空发动机进口替代加速,国内航空零部件制造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国产军机方面,以歼击机、轰炸机、直升机、运输机、预警机及特种飞机为主的一系列军用飞机基本实现了国产化,随着歼20、运20、直20等大国重器接连入役,并持续不断推出升级改进型号,我国军用航空装备已走入了“20时代”。国产客机方面,支线客机ARJ21-700已批量投入商业运营,截至2022年底,已获得690架订单,累计交付100架,并首次交付海外客户印尼翎亚航空,实现规模化交付。干线客机C919截至2022年底,累计获得1035架订单,已交付首家用户东方航空。我国已经跻身全球少数具有大型客机研制能力的国家。


国产航空发动机方面,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航空发动机事业实现快速发展,研制能力得到全面增强。“太行”发动机2005年通过定型审查,2006年国家批准设计定型,使我国航空发动机实现了从中等推力到大推力、从涡喷到涡扇、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三大跨越,并持续推出一系列改进新产品。随着国产航空器和航空发动机研制体系的逐步完善,航空制造行业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需求为国内航空零部件制造企业带来深度参与的机会。


2.中航工业、中国航发打造“小核心、大协作”生态圈,行业效率持续提升

长期以来,我国军工产业过度依赖几家军工央企,走“大而全”的道路,导致军工央企生产负担繁杂沉重,人员资产运作效率不高。通过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军工领域,可以有效解决原有军工资产的效率问题,有利促进创新,促进军工产业升级。为深化改革,中航工业和中国航发均提出建设“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航空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强化自身核心专业能力建设,加快推动非核心业务向外转移,引导外部资源有序参与科研生产,全面保障重大专项和重点科研生产军品任务完成。中航工业、中国航发等军工央企上述重组整合和产业布局调整,有利于形成以核心单位为龙头的若干航空制造产业集群,有利于航空零部件产业的规模化、高效化和专业化,有利于民营企业发挥自身高效灵活、专业化、精细化的优势。


3.两机重大专项和飞发分离为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为加快国产航空发动机研制进程,逐步实现航空发动机的国产化,自十三五以来,我国全面启动实施两机专项,拨款千亿资金,打破产业发展资金制约,解决研发投入,预先研究资金不足的问题。两机重大专项中的航空发动机专项重点聚焦于小涵道比超音速涡扇发动机和大涵道比大推力长续航亚音速涡扇发动机,基本涵盖了当下国内所有先进航空器对发动机的需求。我国还实施飞发分离的改革措施,将中航工业下属飞机制造企业和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分离,成立中国航发,打破体制制约,极大提高发动机研制灵活性和研发效率。国家对航空发动机产业的空前重视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4.我国航空转包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世界各国对主要航空产品进口均采用补偿贸易安排,即在进口航空产品时供货商必须将部分比例的转包业务交由采购国完成,通常为采购总额的20%左右。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民用飞机需求增长市场,在获得相应航空产品转包业务方面具备先发优势。随着国内航空制造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国际飞机和航空发动机主制造商的高品质要求。同时主制造商为降低自身制造成本,将主要精力投入新产品研发,增强其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国际航空转包业务逐渐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中国航空转包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国内航空零部件制造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