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电竞app
全球经济衰退、外需减弱,2023年半导体分销市场的解题思路
2023-05-06 来源:网络整理
1024

关键词: 半导体 智能汽车

进入到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减缓,外部需求受此影响可能减弱。今年早些时候,业内就屡次传出消息称出口遇冷,比如今年1-2月出口订单量下滑和美国在华制造业订单下滑等。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正进一步激化,且短期内并无缓和的迹象。在这一背景下,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的未来更难预测。


针对以上多重不确定因素,业内人士有怎样的行业见解?本期《国际电子商情》采访到五位分销行业同仁,通过对当前分销行业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半导体分销与供应链的痛点,以及一些可能的解题思路。


全球经济衰退、外需减弱,半导体分销遭遇新挑战


今年1月25日,联合国发布报告指出,2023年世界经济继续承压,增速将从2022年估计的3.0%下降至1.9%,这是数十年来增速最低的年份之一。预计到2024年,由于部分不利因素将开始减弱,全球经济增速将适度回升至2.7%。不过,这主要取决于收紧货币政策的速度、俄乌冲突危机的进程,以及全球供应链恢复正常的时间点。


此外,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也能彰显该行业的一些趋势。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3月,我国制造业PMI为51.9%,比2月下降0.7个百分点。虽然与2月相比,3月的PMI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51.9%的数值仍处于近两年来的次高点。因此,从整体上观察,制造业正保持扩张态势。


PMI数值的临界点为50%,该临界点也称平衡点,大于50%代表经济处于扩张活跃的状态,小于50%则代表经济处于低迷萎缩状态。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2023年3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欧元区制造业PMI也都处在临界点以下——据ISM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PMI自去年11月开始就一直低于50%,到3月份为46.3%;据S&P Global数据显示,欧元区今年3月的PMI数值则为47.3%。


从整体上,2023年Q1的外需形势严峻。主要原因在于,世界经济整体比去年增长有所趋缓,这可能是导致外部需求减弱的原因之一。美国、欧元区制造业PMI处在临界点之下,不可避免会对中国的进出口造成影响。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指出:“进入2023年,全球经贸形势变得极其严峻,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中国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已经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3年1月起,中国正式恢复对外开放,持续三年的防疫工作结束。最初,业内预期在开放国门之后,外贸企业会接到大量的订单。但实际上,今年第一季度的芯片进出口数据并不好看。


中国成本红利减少,外资制造企业回流


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量为676亿个,较2022年同期下滑26.5%,集成电路出口量为372.6亿个,同比下降20.9%。进出口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双双下跌,意味着整体上分销商的外贸订单也在减少。明明中国已经逐渐放开,为什么外贸订单还会减少?


英特翎半导体副总经理王国强


英特翎半导体副总经理王国强分析称,在芯片分销行业这根链条上,现货分销商的敏感度是最高的,从诸多分销同行各个角度的反馈中,可以大致描绘出芯片分销行业的整体现状。“由于可预见的需求普遍下行,叠加终端多余库存压力和前期高价位囤货贸易商的恐慌甩卖行为,大部分芯片的价格处于下跌趋势,现在的整个芯片市场并不太活跃。Gartner对芯片市场预测称,‘汽车继续吃肉,其他的都喝不饱’,这一预测可从今年的具体业务中得到印证。同时,外贸订单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它牵扯到地缘政治、宏观经济等客观因素。欧洲的能源价格高企是直接因素之一,受高昂的能源价格(尤其是天然气价格)的影响,欧洲不少的工厂处于停摆状态,对于中国的原材料需求自然就减少了。”


希玛科技总经理费如海(Arthur)


希玛科技总经理费如海(Arthur)从制造业成本方面来分析。尽管中国逐渐放开了疫情管控政策,但全球经济形势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特别是欧洲部分国家今年有可能陷入衰退、消费不振的局面。再加上,越演越烈的中美脱钩,造成部分原来在中国生产的项目要转移出中国,比如,近期发生的富士康部分产线转移到印度工厂的事件。中国作为承接第三次电子制造业转移的主要生产国,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但近年来土地、人工、税收成本不断上涨,致使部分低端制造业失去了成本优势。同时,东南亚,南美等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更早放开疫情管控,并提前恢复产能,分流了一部分原本属于中国的订单。


从Q1希玛科技市场部针对中国客户的调研结果可知:今年Q1,大部分制造业客户订单相较去年同期下降10%-30%不等。Arthur说:“整个制造业在疫情放开后还未完全调整过来的基础上,又要迎接更为严酷的订单减少、运营成本增加、盈利减少的巨大压力,这可能会致使部分制造业公司面临生存压力。”


易达凯VP Neo Tang


易达凯VP Neo Tang也赞同“全球经济放缓可能导致国际贸易量下降”的观点,“特别是,欧美等传统市场增长乏力、消费需求减弱,对中国出口的影响越来越大。”他还补充说,国际贸易行势异常严峻,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也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而对中国出口造成较大影响。虽然新冠疫情的影响正逐渐消除,但是大量海外美资工厂回迁导致美元回流,其他贸易家开始采取外汇管制,缺少美元国际贸易会受到很大影响,国内芯片分销商的外贸订单自然也会减少。


全球经济持续衰退,外需增长显著放缓,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格局正加速重构,分销行业的发展扑朔迷离。与全球半导体大缺货时期不同的是,由于各类终端的需求程度不一,各类芯片的库存水位也往往不同。与前几年相比,现在的全球半导体市场更加复杂、多变。不但存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别,也存在不同细分应用的差别,这也加剧了半导体分销市场的不确定性。


各类芯片的库存水位如何?


行业刚从全面“缺芯潮”走出来,紧接着在2022年,消费级芯片又遭遇了产能过剩。截至目前,市场上消费级/车规级和工规级芯片的供应情况如何?这些芯片的库存水位又怎样呢?

Neo Tang指出,全球汽车芯片短缺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仍在持续,汽车厂商和芯片制造商正在努力提高生产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以智能手机为主的消费类市场比较低迷,从而导致消费级芯片出现过剩库存的水位。


康博电子子公司总经理涂斯标


对此,康博电子子公司总经理涂斯标认为,行业现状由“全球需求减弱+终端备货过多”导致,直到现在市场仍未消化完此前备下的货。“据我个人了解,今年Q1业内的外贸订单与2022年Q1相比有较大幅度减少。虽然中国疫情放开了,但是全球终端需求减少很多。主要原因在于,新冠疫情期间,终端备货太多,直到现在还未消耗完。其中,消费级芯片全面过剩,库存水位很高,车规级和工规级芯片大部分需求已得到满足,终端客户产能下滑严重,资金负债严重,货款严重逾期。”


Sourceability亚太区执行总经理王震旻


Sourceability亚太区执行总经理王震旻评价说,2023年的整体市场库存处于高水位。2022年的“缺芯潮”造成许多客户的过度采购,尤其是消费级芯片,直接导致了库存消化周期变长、供给过剩。受消费电子市场低迷的影响,今年Q1和Q2的消费级芯片供应会持续走低。另外,车规级芯片的交付时间仍然偏高,但整体需求并未达到2022年的水平。


王国强以三星和英特尔去年的业绩举例分析称,两家企业去年销售额同比分别下滑了10.4%和19.5%,二者主要受到了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疲软的拖累。另外,SK海力士2022年的销售额同比下滑2.6%,虽然内存市场不少大终端厂商开始备货,且今年的价格跌势已经有所遏制,但是主要受内存大厂去年年底减产所致,而不是来自需求端的影响。目前,消费电子的低迷态势仍未得到缓解,且在短期内看不到恢复的迹象。


截至2022年年底,存储、PC、手机、通信等设备存货周转天数突破了上一轮衰退周期存货周转天数的高点。由此可推断,消费电子半导体的库存水位相当高,就今年以来的实际业务来分析,即便是过去两年普遍紧缺的车规物料,截至目前的紧缺状况也是结构性的,这种短缺主要集中在功率器件尤其是IGBT上,另外,部分厂家的车规级MCU也相对比较短缺,甚至出现了原厂出手进行管控的情况。不过,即使是目前一枝独秀的车规物料,也因汽车终端客户需求稍有缓解,针对部分价格仍高企的短缺物料,终端的购买行为也趋于理性。总体而言,车规物料的库存水平仍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大部分物料正处于库存相对充足的状态。


《国际电子商情》分析师注意到,在今年的CFMS上,许多知名存储厂商和机构,针对存储芯片的需求给出了市场预测。根据多家厂商和机构的预测,存储器价格将在今年Q2-Q3触底,此后将迎来新一轮上升周期。存储芯片受消费电子终端产品影响较大,它的市场反馈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费电子的行情趋势。


国际贸易争端持续,进一步影响分销环节


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无法避开国际贸易争端带来的行业影响。当前,中美贸易争端并无缓和的迹象,随着美国对中国出口限制的加深,将进一步影响下游的分销环节。或许在半导体分销行业已经有了一些解题思路。


Arthur感叹道,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日益加剧,下游的分销环节由此而受到的损失是无法避免的,从目前的种种迹象看,涉及的领域还会继续加大,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分销商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深挖客户需求。分销商可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更深入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购买习惯,根据需求合理备货和管理库存,以确保满足客户需求,降低库存风险。


第二,多元化供应链。分销商可以寻找多个可靠的供应商,分散供应链风险。当一家供应商面临限制或其他问题时,可以快速切换到其他供应商,以避免产品供应中断,比如在设计研发阶段尽可能认证多个AVL品牌。


第三,丰富产品的价值链。分销商可以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入手,挖掘产品的价值链,提高自身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以降低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第四,扩展新市场。中美贸易争端可能会导致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新的市场机会。因此,分销商可以考虑开拓其他地区和市场,扩大业务范围和多元化,降低对特定地区和市场的依赖性。


总之,在中美贸易争端加剧的背景下,分销商需要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寻找多元化、灵活性和高附加值的经营策略,以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提高自身竞争力。


据涂斯标强调,紧贴行业客户需求,合理调整库存,全面竞调客户经营情况,以更多支持优质客户,减少企业的资金压力,预防货款风险。


王国强表示,美国对中国芯片领域的封锁正不断深入,近期甚至有芯片分销商也被列入了美方的黑名单,这一现象值得大家警惕。随着两国贸易摩擦升级,一些并不在出口管制范围的芯片也开始成为受控的目标,对于分销商而言,必须时刻紧跟局势的变化,规避这些政策风险。


Neo Tang给出的解法是,分销商应该尽可能地多元化其供应链,以减少对单一渠道或区域市场的依赖。这意味着,分销商可以通过开发来自不同国家的供应商,以及考虑从多个国家采购零部件,降低单一来源和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例如,为客户推荐优秀的本土半导体厂商来做替换,Ezkey(易达凯)有非常多的“国产替代”案例;又如,考虑减少现有库存水平,避免过高的库存成本,Ezkey与海内外原厂及代理商合作,建立起了更为灵活的供应链,可根据客户需求及时调整库存。


Sourceability是一家美资企业,而中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市场,中美两国贸易政策直接影响其在亚太区的营收。对此,王震旻强调说,Sourceability会遵循两国之间的政策,并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客户在考虑换用中国本土芯片,这可能会影响跨国分销商在中国的业绩,王震旻针对中国市场的“国产替代”趋势做了评价:“我们感受到了‘国产替代’的势头,但目前它对我们的业绩没有太大的影响。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思考,国际品牌的芯片仍具备优势,中国本土芯片很难完全替代国际芯片。”


他的观点总结为以下内容:首先,现在中国本土芯片暂未完成全品类的覆盖,一些特定的芯片品类仍靠进口;其次,“国产替代”主要聚焦低端芯片市场,比如被动器件或者相关的附带产品,且在未来的5至10年内,仍无法完成对中高端芯片的替代;最后,在研发技术和产业化水平方面,“国产替代”还需要较大的提升。


在中国分销行业不得不正视的情况是——目前,大部分本土品牌的芯片与国际品牌芯片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差距。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元器件分销商还能做什么?


涂斯标表示,可以在服务好现有客户贸易需求前提下进一步扩展代理线。


Neo Tang认为,中国分销商可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扩展业务范围、加强合作等多种方式来寻找未来的出路。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客户群体,接受国产替代方案的热情比较高涨。Ezkey与几家本土知名Tier 1厂商导入了国产替代方案,该方案即将量产。针对海外客户的推广,Ezkey通过持续高水平的专业化服务,将代理的低功耗蓝牙芯片打入知名消费电子产品供应链。


在叠加关税高企、技术封锁等不利因素限制下,把业务重心转移到本土品牌上的路是否可行?来自中国的从业者们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涂斯标谨慎地说,这一做法不完全可行,中国品牌暂未完全攻克中高端核心芯片技术,这类芯片的品质一致性还未达到国际行业标准。


王国强认为,这不是一个是否可行的问题,而是中国分销商不得不做的事。“既然时代的趋势是国产替代,那么顺势而为的必然动作,就是持续加大国产品牌在业务中的份额,这条路虽然并不平坦,但是如果不去走,那么前路必定越走越窄。”据悉,英特翎从去年开始大力布局中国品牌,今年成立了专门的代理事业部,并陆续和多家中国品牌签订了授权代理协议。


Neo Tang坦言,在国家政策扶持和5G 通信、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等应用需求的明确牵引下,国产半导体的崛起是不可逆的,Ezkey的业务重心在国产产品线也是顺应大势。


回顾2022年营收,预测2023年业绩


即使近一年来国际局势多变,半导体市场出现了收缩的情况,也没能阻挡分销商在业绩上的进步。参与采访的几家分销商的业绩呈正增长趋势,其中还有数家的营收增幅达到了50%及以上。


王震旻透露说,Sourceability 2022年度的销售额达到了10亿美元,同比增长72%。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将深耕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创新,为全球供应链和依赖供应链的众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涂斯标称,康博电子2022年的业绩增长突出。


Neo Tang表示,2022年Ezkey实现了销售额30%的稳步增长。


王国强透露道,2022年英特翎的总营收有显著的提升。此外,在2022年新增终端客户的数量,以及业绩占比也有明显的增长。


除此之外,大家在今年Q1业绩的基础上对全年做了预判,并分析了不同芯片的趋势。


王震旻坦诚地说,2023年Q1的营收并未达到期待值,该数据对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值得庆幸的是,公司在去年年底已针对今年Q1-Q2做了预测,并部署了相关的战略规划。“今年比较亮眼的细分领域是汽车市场,TI、英飞凌、NXP的汽车料需求仍很大。基于市场的特征和客户的痛点,我们重点推出呆滞库存寄售服务,并提供市场情报和数据分析工具Datalynq,该工具可助力客户提前预知库存风险,帮助生产企业提前预警某些物料的短缺,以便他们及时地制定采购计划。此外,从去年年底至今, 很多客户面临库存积压的问题,我们在去年年底推出了呆滞库存寄售服务,帮助终端企业和本地分销商消化积压库存。”


康博电子预计2023年营收将比2022年增长20%。涂斯标说,近几个月的热门交易品牌包括TI、ST、NXP、onsemi、Infineon、Vishay、Microchip等,接下来康博电子将着重推广Nexperia、TE、Yageo、Samsung、KEMET等产品线,以争取突破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客户。


王国强解释说,从去年后半年开始,半导体缺料逐步得到缓解,这一波行情也趋于结束,所以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与2021、2022年同期相比自然不能同日而语。英特翎也做好了相应的心理准备,并对业绩目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今年Q1的数据与公司预设的目标大致相符。


另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车规功率芯片的势头还会持续,部分高端车规MCU芯片缺料情况暂时无法得到缓解。因为英特翎自去年开始大力布局国产芯片代理,所以公司今年会持续在“国产替代”方面发力。“伴随着第三代半导体应用的不断普及,我们从去年也将一部分中心转移到了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推广上,不但代理了国产碳化硅器件的品牌,还加深了与国际碳化硅大品牌的深度合作,期望能够在新能源领域有一番作为。”王国强补充道。


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对智能汽车和先进安全功能的需求正在增加,汽车电子市场的前景非常乐观,其中自动驾驶技术表现尤为突出,预计到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将超过500亿美元。Neo Tang说道,Ezkey正着手在现有的Tier 1、Tier 2 客户群体中广泛推广本土车规芯片替换,帮助汽车主机厂完成按时交付,最大限度避免供应链带来的不可预知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