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中商情报网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建成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产业规模超万亿元。当前,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迫切,对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将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再上新台阶。
一、人工智能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中国信通院测算,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企业数量接近4000家,国内人工智能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技术层面来看,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有图像技术、人体与人脸识别、视频技术、语音技术、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目前,中国企业在应用算法、智能芯片、开源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已取得重要突破,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应用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落地应用加速,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也快速增加。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13年至2022年11月,全球累计人工智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72.9万项,我国累计申请量达38.9万项,占53.4%;全球累计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4.4万项,我国累计授权量达10.2万项,占41.7%。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居世界首位。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当前,人工智能与一、二、三产业融合成效初显,正在从医疗、交通、制造等先导产业领域向旅游业、农业等领域拓展;智能金融、智能医疗、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等领域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落地的热点应用场景;制造业研发设计、工艺仿真、生产制造、产品检测等重点环节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
二、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我国工业互联网正步入发展黄金期,2022年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约4.45万亿元。
数据来源:工联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工业互联网的服务模式主要有ICT基础架构模式、资产连接管理与服务模式、云平台与数据分析模式、软件与数字孪生模式、软硬融合赋能模式、系统整合与集成模式6种。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工业互联网正广泛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数据流通、管理和控制。通过智能化的监控和预测,工业互联网可以更好地实现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AI将对工业互联网的交互方面产生较大的改变,例如自然语言交互的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智能感知和自适应技术、个性化交互体验的实现等。
我国在推动企业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安全发展,加速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过程中,逐步探索形成了五大典型应用模式。
资料来源: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
三、人工智能助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升级版
1.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升级
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对网络性能需求的高效预测和实时调整,可以实现从网元、切片到边缘侧的智能化,构建自动部署、自我学习和自主优化的智能网络,进一步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演进发展。工业数据采集器、高端传感器,自主可控PLC、云化PLC、边缘计算设备、工业机器人以及工业软件的快速突破,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深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条件,人工智能加速与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带动平台数据汇聚、建模分析、知识复用能力提升。工业互联网数据的体系化、专业化、规模化,是工业智能应用的前提,人工智能则为更加高效、准确的工业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实现路径。术并重升级。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深入设备、单元、产线、车间、工厂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和服务,将成为未来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依托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加强人与系统的联系,加快形成行业知识沉淀,推动建立人工智能模型,解决特定场景的诊断、预测问题,更好发挥智能化支撑作用。
2.推动数字化转型主战场升级
工业互联网“姓工不姓网”,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服务工业是主阵地。目前,工业互联网服务能力仍偏向IT技术,需加快向“IT+OT”。
3.推动融合应用向智能化升级
在企业内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的融合,通过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精准决策实现应用赋能,提高制造业生产方式和服务模式的柔性转换能力,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全环节应用的智能协同,加速工业智能换人、减人、无人发展。在产业链上,人工智能应用聚焦各环节之间的数据价值挖掘,为企业供应链优化、物流调度优化、市场销售预测等方面提供智能决策辅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