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智能控制器
中商情报网讯:智能控制器产品因技术含量高、工艺要求高、应用领域广泛、产品结构设计多样化,对制造工艺的精密度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
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拥有广阔的终端产品消费市场、完善的电子产业配套体系以及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全球智能控制器产业逐渐向国内转移,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达31813亿元,同比增长17.5%。预计2023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达35095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控制器行业壁垒
1.技术积累与人才集聚壁垒
智能控制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智能控制应用产品涉及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电子技术应用、自动控制、显示与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智能控制器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和制造工艺需要长期、大量的工艺技术经验积累和研发投入;同时,随着下游产业对产品智能化、个性化、高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升,上下游企业需要进行更密切的技术交流以推动产业链的升级发展,因此需要智能控制器制造企业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能快速识别并响应下游客户的需求,率先做好技术布局,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更容易抢占先机。随着技术升级迭代的加速,智能控制器行业的技术壁垒将越来越高。
同时,智能控制器技术涉及面广、集成度高,产品的研发、生产、品控、检测均对从业者的专业性提出较高要求,而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行业内优势企业历经多年发展,基本已搭建起完善的研发、技术、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梯队,而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或招募足够的专业人才,因此面临较高的人才壁垒。
2.资金实力与规模壁垒
智能控制器行业具有资本密集型特点,在厂房场地建设和装修,自动化生产和实验检测设备购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原材料采购及库存储备等各重要环节,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对进入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从而构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此外,智能控制器产品是终端产品的核心部件,下游大型终端设备企业对核心部件品质要求更高,对供应商的技术实力、制造能力以及综合服务水平等方面要求严格,一般倾向于与规模实力较强的厂商长期合作。小规模企业在采购、制造、研发投入、实验检测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难以与大规模企业直接竞争。因此,尚未形成规模的新进入企业难以获取优质客户认可,面临较高的规模壁垒。
3.制造水平与资格认证壁垒
智能控制器为定制化产品,下游定制化程度高,交付周期短,订单呈“多批、多种、少量”的特点,智能控制器企业为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需要采用柔性生产和智能制造模式,实现不同产线的快速转换,以满足客户快速批量供货的要求。新进入企业缺乏行业经验的积累,在短期内改进业务模式与工作流程的难度较大,提高每个环节的运行效率以缩短供货时间更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在制造能力和工艺水平方面存在较高的壁垒。
为保证产品质量,下游主流品牌厂商多与综合实力雄厚、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智能控制器企业合作,通常采取严格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制度,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企业规模、企业信用、企业文化、管理体系、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品保能力、服务能力、市场口碑等,并设置了6-12个月,甚至1-2年的考察期。下游厂商对通过认证的合格供应商下单采购,而一旦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就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因此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资质认证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