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不再满足于颠覆CPU行业。它正在对集成到SoC或先进封装中的每一种处理器发动战争,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将面临来自财力雄厚的研发运营商及其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的激烈竞争。
当RISC-V International(RISC-V国际基金会)的首席执行官Calista Redmond在去年的峰会上说“RISC-V将无处不在”时,大多数人可能认为她在谈论CPU。很明显,该组织打算推动RISC-V进入在服务器和深度嵌入式设备中。但该组织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随着RISC-V International最近完成的安全和加密标准工作,这一愿景开始形成。RISC-V International正在组建小组,并审查捐款,以增加对矩阵乘法的支持,这是GPU和AI处理器的基本功能。
半数成员是中国企业
美国喊话闭源
目前,RISC-V的生态系统不断扩大,已经有包括英特尔、高通、华为海思、寒武纪等在内的众多企业和组织加入其中。在中国,RISC-V的发展可谓迅猛。尤其是在美国对中国的芯片禁运和打压加剧的情况下,RISC-V凭借着其开源、自主可控的特性成为了中国芯片产业的重要选择。中国多家芯片企业纷纷加入RISC-V阵营,包括海光、展讯、瑞芯微等,同时也在RISC-V标准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RISC-V的开源和自主可控特性也让中国避免了受制于美国芯片技术的局面,形成了对抗美国芯片技术垄断的势头。
然而,美国的喊话和威胁并不能阻挡RISC-V架构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事实上,美国的芯片巨头们也在积极布局和投入RISC-V的研发和生态系统建设。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全球芯片产业而言,RISC-V的开源和自主可控特性都是其价值所在,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科技创新和共享才能促进产业的共同发展。RISC-V作为一款开源芯片架构,其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壮大将会给全球芯片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厂商推动RISC-V生态系统快速发展近年来,计算机架构领域迎来了一股新的热潮,RISC-V架构凭借其开放、免费和可定制的特性,成为了行业内的瞩目焦点。作为一种开放的指令集架构,RISC-V架构的设计原则是简单、模块化和可扩展,它提供了不同的指令集扩展,可以根据特定应用的需求进行配置和定制。
这使得RISC-V架构在嵌入式系统、物联网设备和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和采用。RISC-V的开源特性使得任何开发者和国家机构都能参与其中,并为其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公司和组织开始采用RISC-V架构来设计和开发处理器芯片,推动了RISC-V生态系统的快速发展。
在中国市场,中国厂商占据了全球RISC-V生态的核心话语权。例如,在2018年,中国RISC-V产业联盟成立,推动了RISC-V产业生态的发展。2023年8月,RISC-V工委会成立,引导RISC-V产业链协同发展,该工委会背后还得到了国家的支持。下至企业,上至国家都在全力发展RISC-V,最终促使RISC-V在中国市场崛起的局势。眼看RISC-V架构的崛起势不可挡,且中国厂商占据了RISC-V生态的半壁江山,美国无法坐视不管。
外媒报道称,美国扬言要让RISC-V闭源,并加强对其进行管制。然而事实已经证明,美国的这一行动是来得太晚了。在RISC-V基金会中的3664多家会员单位中,来自中国的企业和机构占到了一半的数量,其中像阿里、华为、腾讯和紫光展锐这样的高级会员更是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比重。这表明美国在RISC-V项目中的话语权已经不如中国。
虽然RISC-V项目起源于美国,但相关的标准制定、技术贡献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很多都是由中国企业来决定的。
RISC-V的软件生态之路步伐加快
谈及RISC-V的发展,“生态建设”问题总是备受关注,到底应该如何理解RISC-V的生态问题?
Calista Redmond认为,生态问题是技术问题,也是市场的问题,商业化的问题。“RISC-V生态系统当中最重要的是利益相关方,工程师、学生、中小企业、跨国企业,以及硬件生产厂商、软件生产厂商以及各种工具放都被包括正在内,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匹配十分重要”,Calista Redmond补充道。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副所长武延军则从另一个维度对生态进行了解读:生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出现的。
“早期的RISC-V处理器主要集中在微控制器这一层面,嵌入式领域的生态非常小,甚至不存在,但随着处理器能力不断升级,从PC到笔记本、再到服务器,越来越的应用能够给予RISC-V运行,生态才真正开始显现。”
对于芯片而言,必须具备对应的编译工具链才能发挥出指令集特性,传统意义上打造工具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厂商自己开发私有工具链,并推出一款开发平台与工具链匹配,另一种是大家共同打造公共工具链,私有部分以二进制的方式提供。
工具链短缺曾是RISC-V生态建设的关键问题。
武延军表示,大约在2020年,大家开始意识到RISC-V生态建设中软件已经变得更为重要,优先级上升,紧接着相应的软件社区,例如Fedora、Adoba、以及国内的OpenEuler社区陆续关注RISC-V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其中工具链被摆在重要位置。“RISC-V工具链有大约90%都是大家共同打造的,这对RISC-V来说是更加合适的方式”,武延军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已经有以平头哥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大量参与RISC-V的SIG组中,担任TG(Task Group)和HC(Horizon Committee)的主席,在RISC-V国际生态领域中发挥作用。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虽然参与工具链建设的成员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完善,但指令集本身在不断发展,工具链也需要需要往前发展,短缺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何时能够成功?
尽管如此,RISC-V完全是为了实现创新。Hauck说:“我们所看到的为什么传统解决方案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很多都是历史性问题。”。“智能架构师和智能软件开发人员真正发挥其专业知识的地方将是RISC-V型环境。”
它始于一种共同的需求。西门子EDA首席产品营销经理Andy Meyer说:“如果有需要,人们会聚在一起合作,RISC-V就是合作。”。“你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例子,世界各地正在发生各种不同的倡议和联盟。生态系统会不断发展,但在商业方面和支持社区之间存在平衡。”
这可能会带来一些商业挑战,尤其是在投资回报率很低的情况下。Hauck说:“RISC-V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赶上并与现有的产品和生态系统竞争。”。“但你会开始看到,对于某些应用程序,如果有合适的公司支持,RISC-V处理器没有理由不成功。有很多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他们最终会成功,因为社区已经拥有了创新所需的所有工具。”
那么,我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看到RISC-V GPUS和AI处理器呢?Himelstein说:“如果你想在一个非GPU的世界里拥有合理的人工智能功能,那么你今天就已经拥有了。但是,这些团体一直要求的矩阵和所有其他东西的完整补充可能会在大约一年半后出现在基本的东西上,然后可能在三到四年后出现在更高级的东西上。”
增量方法可以更快地使用工件。Fujie Fan说:“与其将整个GPU产品标准化,不如将每个GPU功能分别标准化。至于AI能力,我们认为正在进行的RISC-V矩阵扩展是IC设计师的更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