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特尔CEO帕特·盖尔辛格在接受采访时,对ARM在PC端的影响公开发表意见。他指出,ARM的架构并不适合高性能的PC,而且英特尔在制程、设计和生态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英特尔将继续专注于自己的x86架构,为PC用户提供最佳的体验。”
显然,帕特·盖尔辛格对X86的性能及生态优势颇具信心,在公开炮轰ARM背后,英特尔对PC端ARM的阻击也毫未松懈。结合ARM近年来在PC市场的平庸表现,未来ARM公司PC业务前景更加让人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继ARM对华为等国内厂商断供以来,高通在今年也开始逐渐脱离ARM阵营,并且在RISC-V赛道与ARM唱起对台戏。接连失去移动端核心客户,同时面临新兴开源架构的赶超压力,让ARM的移动端优势业务板块也显得危机四伏。
“种种迹象表明,ARM公司正迎来多方反噬,很可能将影响甚至拖缓未来业务的增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源于ARM在商业模式上的打法“不讲武德”,尤其对下游芯片厂商造成了很大压力,这也直接导致盟友叛逃以及竞争对手乘虚阻击等内忧外患。
众所周知,华为鲲鹏、飞腾等厂商是ARM的最大受害者。此前,移动端兴起时代,ARM依靠华为等手机芯片厂商,在授权费用上赚翻了天,几乎完全占据了国内手机市场。但随着美国政府一道禁令,ARM公司果断翻脸,不仅让刚刚面世的麒麟芯片成为绝版,甚至断掉了鲲鹏、飞腾等芯片的新版本授权,这让华为等厂商永远停留在了ARM V8.2旧版本。
更歹毒的是,ARM在授权协议上早就挖好了坑。如果华为在旧版本基础上实现了ARM新版本功能,很可能就将面临ARM公司的侵权诉讼。这也意味着,被授权者只能严格按照ARM“一代一买”的规则走,尤其被阉割掉技术创新迭代能力后,下游厂商就只能成为ARM公司的“钱袋子”。
对于鲲鹏、飞腾等断供后的国产ARM厂商,这种打击无疑更加致命。严苛的规则限定下,想要实现可持续的性能迭代,就只能放下之前的巨额投入另寻它路。可以说,ARM的这种打法,给国产ARM厂商留下难以弥补的伤害。
国产厂商如此,高通等ARM的核心客户也非常忌惮。尤其随着ARM的授权费率不断上涨,甚至企图在下游厂商的业务营收中分一杯羹,这也更加坚定了ARM厂商寻找备胎的决心,高通的叛逃就是一个明显征兆。
目前,在ARM架构之外,英特尔的X86在性能、生态等方面,足以取代ARM的大部分业务市场。同时,以RISC-V为代表的开源架构发展迅猛,也对ARM的核心业务造成一定威胁。相信随着更多新架构体系快速成熟,受制于ARM的厂商也将看到更多新的可能,ARM绑架用户的那条绳索也该松一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