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电竞app
国产智能显示产业拉开大幕,智能交互成重要转机
2024-03-06 来源:贤集网
3704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芯片 OLED

近日,视梵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下称“视梵微电子”)顺利完成近亿元Pre-A及Pre-A+轮融资,由同创伟业、无限基金SEE Fund及弘晖基金共同完成。本次融资将用于公司进一步完善团队,加速实现多款智能显示芯片的突破和量产,为国产智能显示走向领先奠定基础,助力生成式AI视频热潮所带来的显示画质提升新需求。

随着大模型文生视频的发展,专业视频和影像创作门槛大幅降低,普通消费者对于视频预览和视频显示效果优化需求将会大幅提升。在庞大的显示终端产品及AI快速发展的驱动下,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低功耗、智能化及多样化面板技术已成趋势,对显示芯片的性能、智能交互及AI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端显示芯片国产化率极低。

视梵微电子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领先的智能显示SOC芯片的设计,覆盖笔记本、平板、显示器、车载、IOT及多种AI应用终端等领域。视梵微电子是国内稀缺的一直围绕显示处理和显示器件技术研发、具备高端智能显示芯片、尤其是OLED显示芯片量产能力的团队。



视梵微电子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是显示芯片行业创业老兵。公司核心团队积累了超过15年的芯片行业经验,技术团队人员曾在英特尔,RDA、中兴、BOE等知名公司任职,具备千万颗级别芯片量产经验、芯片全链条技术实力、创新显示算法研发能力和高速实时视频处理前沿技术。


智能交互成显示行业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显示驱动芯片产业发展,而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新型显示是三大重点发展的应用领域。2022年10月,《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要求推进4K以上新型微显示器件的规模量产,开发配套显示驱动芯片;2023年6月,《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提升LED芯片可靠性水平,提升新型显示专用材料、新型显示电子功能材料性能。

近年来,我国高端制造不断发展。作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切面,新型显示产业是数字时代信息呈现的主要载体和智能交互的基础“窗口”,发展过程不断迈上“新台阶”。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显示面板年产能达到2亿平方米,产业规模跃居全球第一,成为升级信息消费、壮大数字经济的重要力量。

此外,新型显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赋能作用不断凸显。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LCD(液晶显示器)领域,国内企业已突破技术壁垒实现并跑,在技术、产品、市场份额、成本、效率等方面已形成领先竞争力。新型显示产业在数字文旅、数字医疗,教育培训、汽车显示、数字装备等多个新兴产业中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元宇宙、数字孪生等前瞻性的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实现路径。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显示技术将与IC、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深度融合。当下,对于信息窗口的显示器件,用户提出了多功能、集成化、个性化等新要求。新型显示技术处于系统创新和智能引领的重大变革期,在这一过程中,智能感知、先进材料、泛物联网、数据科学等信息技术的代际跃迁将不断冲击技术天花板,多技术与多场景将进一步交叉融合。

“新技术的发展通常有一个过程,前些年国内市场经常存在同类产品的同质化竞争程度较高、对细分市场的开发不足的情况。如果将工业门类划分得更细,则会出现一些我国的目前工业体系覆盖不到的分类,而这些细分市场的场景化应用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探索。”中国企业联合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玉涛表示。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内地显示驱动芯片市场却仍主要被中国台湾、韩国等头部厂商垄断,显示驱动芯片进口依赖程度高。随着显示面板产业逐步向中国内地转移以及中国内地面板厂商国产化意识增强,未来显示驱动芯片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

显示驱动芯片的产品迭代更新与下游应用市场的需求变化密切相关,消费者对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要求日益提高推动显示驱动芯片产品性能不断提升。目前消费者对显示设备的要求集中体现在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帧率以及显示面板边框宽度上。为了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显示驱动芯片性能也不断提升,支持高分辨率、高帧率显示并且拥有高集成度的显示驱动芯片成为未来市场发展主流。

技术上看,未来随着显示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以及5G技术引发的换机潮,AMOLED显示面板在中小尺寸显示设备的应用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全面屏”“柔性屏”等设计理念的强化也将一定程度提升AMOLED面板在手机市场的渗透率。AMOLED显示面板市场的增长将催生对高集成、低功耗AMOLED驱动芯片的需求。


IC厂商加大布局车载显示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娱乐及信息交互需求的升级,车载显示屏行业正逐步走向大屏化、多屏化、联屏化。

Omdia显示面板业务研究分析师蒋与杨对《中国电子报》记者指出,显示驱动芯片在汽车领域主要应用于仪表盘、中控台、抬头显示、后视镜、行车记录仪显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兴起和智能驾驶、智慧座舱升级换代,消费者对车载显示屏幕的需求进一步多样化,比如娱乐系统显示、抬头显示等多个车载显示应用需求持续增长,单车车载用屏尺寸和数量继续上升。未来配备智能座舱的汽车中,可能会增加副驾驶、后排座椅娱乐系统、扶手屏等显示设备,一辆智能汽车所配备的显示屏幕有望多达十几个。

在车载显示市场加速扩容的同时,车载显示驱动IC也迎来爆发期。

业内人士认为,汽车芯片将成为未来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增量驱动主力,尤其随着新能源驱动和智能驾驶渗透率迅速攀升,新能源汽车用芯片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21%。

据悉,传统汽车的芯片数量大约为500——600个,随着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等市场的增长,芯片数量也将增加至1000——1200个,一些主打智能的车型则需要更多芯片。据调研辰宇信息咨询数据,2022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大约为1645亿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2733亿元。而在众多车用芯片中,驱动类芯片和通信类的需求占比最高,达16%。

分品类来看,Omdia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LCD车载驱动芯片出货量预计为50200万颗,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52500万颗;2023年,全球AMOLED驱动芯片为380万颗,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3200万颗。

面对消费类IC市场需求疲弱,毛利率逐步走低等挑战,包括车载显示驱动IC内在的非消费类IC市场将维持稳健的增长,成为IC企业重要的逆风动能。

业内人士指出,车用IC产品比手机、电视等消费类IC产品更具稳定增长的特点,且价格、毛利等也更可观。因此,近年来,IC厂商极力发展车载显示驱动IC。

目前已经成功进入车载市场并量产车规显示驱动芯片产品的企业主要有:联咏科技、奇景光电、敦泰电子、奕力科技、矽创电子、瑞鼎科技、奕斯伟、爱协生、凌阳华芯等。其中,中国台湾厂商联咏科技和奇景光电共占据70%左右的市场份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