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苹果之所以“去中化”,是因为看到华为被美国制裁后,怕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对待。
但实际上,早在2016年,苹果就已经开始了“去中化”计划。当时的苹果原计划是想将组装厂转移回美国,只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没能成功。
此外,华为之所以会被制裁,是因为其芯片被断供,但苹果却不存在这一顾虑。要知道,虽然中国厂商在果链中的占比很大,但却大多都是组装厂,涉及到核心零部件的不过寥寥几个而已。
所以,就算我们想对苹果采取制裁措施,说实话,威胁力是远远不够的。生产线被切断,无非就是花点钱再建几个组装厂,与核心技术被制裁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换句话说,苹果之所以大力推动产业链“去中化”,无非只是想降低一些潜在的经营风险而已。
也就是说,对于苹果以及库克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组装厂,而是我国巨大的电子数据产品市场。
但郭台铭显然高估了自己在苹果心目中的地位。大伙都知道,富士康作为苹果的御用工厂,在苹果手机的组装生产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前,苹果为加速生产线转移,劝导富士康与其一起前往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建厂。
而苹果的这一举措,让郭台铭错误的认为,如果失去富士康,那么苹果的生产链将遭受重大打击。
可说到底,富士康只是一家组装厂,压根就没有多少技术可言,最多也就是员工素质高一点。对苹果而言,虽然不会直接舍弃富士康,但真要到了必要时刻,舍弃也并非不可能。
就像近日,苹果亚洲地区第二大的旗舰店,在上海正式开业,身为苹果现任CEO的库克连夜赶往中国,并在参加完开业仪式后,与比亚迪、长盈精密等国内供应商洽谈。
不仅如此,从去年开始,库克多次在公开场合透露,中方对于苹果的重要性是无法替代的,并表示今后要持续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
可如此一来,富士康的位置就很尴尬了,此前郭台铭为了响应苹果号召,可是不惜撤销了国内多家富士康工厂的生产线,累计裁员多达40万。
并且,为了满足苹果的订单生产需求,富士康还在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大量投资建厂,可以,为了紧紧抱住富士康的大腿,郭台铭付出了巨大代价。
而从眼下情况来看,库克的下一步计划,明显是想重新布局大陆,这对于郭台铭而言绝非一个好消息。
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富士康缺乏核心技术支撑,在市场激烈竞争当中,也就只是沦为被他人操控的旗子。
就像当初,在缓衰技术领域,由于国内技术起步较晚,导致国内缓衰需求市场话语权长期落入美企之手。
而美企仗着自身技术优势,故意将一种“莱特唯键18000”缓衰产物,开出5位数夸张单价,令国内普通群体只能望而兴叹。
据查,上述“莱特唯键18000”缓衰制剂,曾于《Cell》、《Science》期刊中被研究表明:可减速生物集体老退,维持精力状态等指标。继而被欧美资本看中,将其成果化落地后,推向全球市场。
如果不是后来,在国内某港企牵头下,成功攻克其量产核心技术,推出国产“莱特唯键18000”缓衰版本,或许眼下在亰东、天锚等市场中,依旧还是外企说了算。
如今,翻阅市场上述国产缓衰剂反馈区,已随处可见“精力好转、状态在线”等高频字眼出现。而这样在一次证明了,掌握核心技术对于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还是那句话,郭台铭高估了富士康在苹果心目中的地位,更错误的认为,只要紧抱苹果大腿,就能发展无忧。但殊不知,在市场关系中,压根就不存在永远的朋友和敌人。
苹果在推动“去中化”计划整整8年后,猛然发现,这根本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首先,东南亚的地区的人工成本虽然更低,但相对应的,其人工素质也更差,短时间压根就无法满足苹果的生产需求。
其次,此前苹果对中方状态转变后,苹果手机的在华市场销售额出现大幅下降,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苹果都无法做到中方撇清关系。
如今看来,在苹果推动“去中化”的这么多年里,最后貌似富士康才是损失最大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