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片是指将一般不具有偏极性的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光学元件,由聚乙烯醇(PVA)光学薄膜、三醋酸纤维(TAC)光学薄膜、压敏胶(PSA)、偏光片离型膜、相位差膜、PET保护膜等膜材构成,属于光学薄膜中的一种。
偏光片作为LCD、OLED等显示面板中的重要材料,终端上主要应用于手机、电视、电脑、车载或工控显示屏、AR/VR设备等电子或电气设备,其利润水平在显示产业链中处于较高。
从中国
角度看,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中将偏光膜划分为新型显示类重点新材料。
而国家为鼓励和支持新型显示行业的发展陆续出台了《关于2021-2030年支持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等诸多政策。
从下游的新型显示应用市场看,2022年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稳中有进、继续引领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发展,且已建成的显示面板产能达2亿平方米,形成了全球少有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有力支撑了智能手机、电视、显示器等传统领域的应用需求。
随着显示技术创新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偏光片产业高端化、精细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从技术升级层面来看,超大尺寸、超薄、高透、柔性等字眼儿被不断提及;从创新应用角度出发,在LCD产业外,更多满足OLED、智能手机、高端IT、车载、AR/VR等领域需求的高端偏光片产品正加快量产进程。
大尺寸偏光片增长强劲
在显示领域,偏光片主要被用于生产LCD,LCD与偏光片的高端化发展要同步进行。目前,我国LCD面板大尺寸化趋势明显。在此背景下,偏光片产业对于LCD用偏光片的高端化发展的期待主要来自“大尺寸”。
根据Omdia预测,2022—2026年,全球65英寸及以上偏光片需求面积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左右。预计到2027年,65英寸以上大尺寸面板需求量将增长至0.96亿平方米,考虑裁切利用率及套切率,对应超宽幅偏光片需求约2亿平方米。
偏光片的幅宽大小决定了面板的最大尺寸,此前全球最大偏光片生产线幅宽为2600mm左右,最多只能满足115英寸面板的生产需求,而如果偏光片生产线的有效幅宽能达到2940mm,便可生产130英寸的面板,刚好满足11代面板玻璃一切二,大大提高了面板厂的玻璃裁切利用率。
此外,幅宽越大的偏光片生产线可套切的产品就越多,能够提高偏光片的裁切利用率和产品价值。据悉,2500mm以上的超宽幅偏光片产线对于不同尺寸面板的裁切效率都超过95%,大大降低了超大尺寸偏光片的成本。三利谱方面也表示,超宽幅偏光片生产项目的实施将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巩固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将进一步扩大在大尺寸偏光片的市场占有率。
据业内人士介绍,相较于窄幅产线,超宽幅产线不仅投资成本高,且生产难度更大。例如,幅宽越宽,对于制程能力要求越高,对于光学均一性、良率确保等方面的要求也更为苛刻。
不过,正是由于超宽幅偏光片的生产对于设备和工艺的要求高,因此也提高了竞争门槛,随着我国超宽幅偏光片的加速发展,我国偏光片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也将越来越强。
目前,我国偏光片领先企业产能发力方向瞄准“超宽幅”。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截至2024年2月,全球已建成的2.3米及以上的超宽幅产线共12条,我国占据其中的11条。恒美光电、三利谱、杉金光电、盛波光电等头部偏光片企业都在积极布局超宽幅偏光片生产线。如今,我国在超宽幅偏光片方面,无论是产能还是技术水平都具有业界领先优势。
CINNO Research研究总监张姗姗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LCD用偏光片向大尺寸化、高端化发展的趋势非常明确。超宽幅将成为促进偏光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三利谱方面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超宽幅偏光片的发展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偏光片企业的大尺寸偏光片市场占有率,缩短和世界一流偏光片领军企业的差距。同时,这也将为企业未来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巩固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
恒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兵华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相比窄幅生产线,超宽幅偏光片生产线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生产更大尺寸偏光片,提高偏光片单位面积的售价,还可以提高偏光片的裁切利用率,使产品更具备成本优势。接下来,LCD用偏光片产品的发展主旋律仍将围绕“超大尺寸”。
杉金光电总裁朱志勇对《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道,在高端LCD偏光片领域,产品还将向着广视角、超低反射等方向发展,更广视角、更鲜明画质的偏光片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另外,通过提升偏光片的透过率,减少光损失,在实现高对比度的同时,降低功耗的高透过型偏光片技术也在扩大应用。
高端偏光片市场需求广阔
偏光片市场除了大尺寸化趋势更为显著之外,OLED、车载等精细化、高端化的偏光片产品亦迎来良好的市场机遇。
在OLED偏光片方面,OLED已逐步发展为继LCD之后的第二大主流显示技术,增长势头强劲,随着OLED显示屏产品出货量增长,OLED用偏光片的整体市场需求也水涨船高。CINNO Research预计,到2025年,OLED偏光片总增长幅度约为102%,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
在车载偏光片方面,根据Omdia数据,预计车载显示屏市场将保持每年平均6.5%的增长率,2025年出货量达1.8亿片,2030年达2.38亿片。作为车载显示屏幕重要组成部分的车载偏光片,其市场规模预计呈现两位数的年复合增长率。
在VR/AR显示方面,相关研究报告指出,预计至2026年,全球仅VR光学市场规模就将达145亿元,2022—2026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00.4%。苹果Vision Pro的推出更是为整个VR/AR用偏光片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OLED、车载等高端偏光片产品附加值较高,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市场空间很大。而VR/AR产业发展,对于具备膜材处理和贴合特长的偏光片企业来说无疑也是新的成长空间。由于起步晚、专利及技术壁垒高、技术积累少等因素,我国在这些领域(OLED、车载、VR/AR等偏光片)基本上还处在研发认证及少量生产过程中,供给能力不足10%。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对于我国偏光片企业不失为极具潜力的增长契机。
“杉金光电正通过推动高端偏光片产品的本土化突破,完善和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据朱志勇介绍,在OLED偏光片方面,杉金光电的OLED手机用偏光片已通过客户认证,量产在即,OLED电视用偏光片已完成自主开发,处于客户认证阶段。在车载偏光片方面,杉金光电已拥有了满足高耐久性PVA(聚乙烯醇)和PSA(压敏胶)方案的车载偏光片核心技术,再叠加收购LG化学OLED电视和车载偏光片业务后,杉金光电在偏光片方面的优势将快速显现。在VR用偏光片方面,杉金光电相关产品正在送样评估,预计在今年实现量产,同时杉金光电正与VR龙头厂商紧密联系,提供模组端产品方案,推动相关近眼产品的研发和测试进程。
恒美也在强调高端布局。据严兵华透露:“在大尺寸偏光片产品初具规模后,恒美将会利用现有的1500mm产线来开发OLED及车载高端偏光片产品,预计在2024年给客户送样。”
三利谱高度重视OLED、车载和VR显示业务的发展。在OLED偏光片方面,三利谱手机用OLED偏光片已批量供货;可折叠OLED用偏光片目前处于研发和生产线设计阶段,尚未量产出货;电视用OLED偏光片也具有相关的技术储备。在车载偏光片方面,三利谱的车载染料系产品已有小批量供货,车载碘系产品正在下游客户端做认证,产品认证通过后将逐步在莆田新生产线生产。在VR方面,三利谱的产品已进入谷歌、三星、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的终端供应链中。
盛波光电也在开展车载偏光片产品测试验证,已掌握VR/AR用偏光片的生产技术,并实现小规模供货,产品可用于主流的VR/AR显示终端产品。
纬达光电高耐久染料系偏光片产品受到下游车载显示屏客户的认可。
高端化道路并不平坦
市场前景虽好,但对于国内偏光片厂商而言,摘下高端偏光片的果实却并不容易。
张姗姗指出,如由于超大尺寸偏光片产品尺寸更大、更轻薄,很难确保稳定的品质和良品率,而超薄、高透等偏光片产品对生产控制和工艺控制的要求极高,需要精准把握材料特性,精确控制生产条件,具备一定的技术积淀、研发实力和管理能力。
而在OLED偏光片方面,大尺寸OLED和中小尺寸OLED两种偏光片产品的技术难点各不相同。大尺寸OLED偏光片多用来生产电视产品,对原材料供应、生产工艺及重要性能指标都有很高的要求,且开发量产难度大,当前主要由日韩厂商垄断,国内偏光片厂商正处于起步阶段;中小型OLED偏光片则需要配合满足智能手机和IT产品低功耗、轻薄化、可折叠、高对比度等需求,目前国内尚无厂家可稳定此类偏光片的供货,尤其是中高端产品。
而车载、AR/VR用偏光片对产品的信赖性要求更高,技术难度也更大。
天马微电子集团专业显示事业部车载光学设计负责人张育表示,车载偏光片产品具有形状复杂、定制化生产、高耐候性等特点,技术门槛十分严苛。
朱志勇指出,车载偏光片需要满足车辆在各种驾驶环境下不会发生变形的高耐久性要求,因此,确保满足形状复杂多样的车载显示形态的异形加工技术是核心技术要求。
VR用偏光片的技术难点则在于方案设计、曲面贴合及精度、良率控制等。材料难点在于关键材料难以确保,例如,在VR的超短焦光学折叠光路(Pancake)方案中,反射式偏光片和相位延时片等关键材料仍被海外大厂垄断。
张育认为,车载偏光片和VR用偏光片,无论是基础材料的使用、工艺改造、试验条件等,都要在材料层面重新钻研,前期投入较大,偏光片企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为满足高端偏光片的国产配套需求,加快推进相关产品量产,朱志勇表示,接下来,杉金光电一方面将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推进OLED、车载、VR等高端显示用偏光片产品的技术开发和量产。
严兵华强调,恒美光电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与上游光学膜材供应商保持良好合作,共同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高端产品。
三利谱方面表示,会持续加大研发力度,确保OLED偏光片和车载偏光片在今年实现批量出货,在产品技术上追上国外先进;大尺寸产品重点攻关原材料本土化,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