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斯拉“疯抢”芯片产能 “绞杀”对手的一把“快刀”?
2021-05-29 来源:华强电子网
6328

      疯抢芯片产能,已经成了特斯拉绞杀对手的一把“快刀”。

  据Digitimes报道,全球车用芯片短缺势头将至少维持三季以上。有外媒指出,Tesla近期传出与台、韩、美供应商密切接触,考虑以预付款的方式确保所需芯片的供应。在全球车用芯片极度短缺的当下,这也成为一些芯片代工制造商顺时而为的盈利策略,通过允许一些大客户预付定金优先排单供货,来逐步消化不同客户的订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image001.jpg

  毕竟,特斯拉算是当前全球体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据特斯拉上个月公布财报,特斯拉一季度交付了184800辆Model 3和Model Y,超越预期且创下纪录,但当季没有生产高阶版Model S和Model X,而是消化库存交付了2020辆老款Model S和Model X。

  根据业内人士预测,一辆Model 3大概会用1500美金的半导体。照此测算,特斯拉一季度的半导体用量大概将超过2.772亿美金的价值量,无论对于哪家晶圆代工厂来说,这都是绝对重量级的大客户,就像苹果那般,难以拒绝。


  特斯拉“抢单” 挥刀“杀”向竞争对手?

  产能挤压已经成为当今形势下,智能终端领域的竞争对手们互相打压的有利武器。

       事实上,这也早已成为一种行业潜在的竞争规则。只不过,在如今全球“芯片荒”的形势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沿用,因此也被数百倍的放大,被彻底公开。

  譬如早前台北一家硬件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董先生意识到全球科技行业面临严重的芯片短缺时,他就明确表示对此无能为力。董先生说:“当我在一月份意识到真正的零件短缺时,已经为时已晚。” “一些供应商告诉我,我必须等到十月甚至更晚才能购买某些芯片,放在以前我可能已经提前一个月就拿到它们了。”

image003.jpg

  这种混乱的结果是,本已激烈的技术行业竞争变得更加残酷。“我们告诉我们的供应商不要向较小的竞争对手提供芯片,我们将支付更高的价格来确保更多的芯片和组件。不只是我们,我相信我的竞争对手也对供应商说了同样的话。”一位计算机行业高管曾表示。“这就像,如果我无法获得足够的芯片和组件,我也不希望任何人,尤其是我的竞争对手得到它们。如果我将受到影响,那么我也要把他们拉下水。'”

  代工厂的态度实际上也模棱两可,不久前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就曾表示:“我们已经与一些客户进行了重新谈判,并帮助政府呼吁优先考虑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的汽车芯片。”“与以往不同的是,芯片生产能力的分配基于先到先得的原则。”

  但其实,这也都是冠冕堂皇的商业措辞,实际上当大客户下单时,代工厂属实得罪不起。尤其对于台积电这种代工大厂来说,先到先得也需要看体量。如果体量较小,台积电势必还是会选择优先为更大体量的需求方排单,就好比特斯拉与蔚来、小鹏相比,特斯拉显然会更具优先级优势。

image005.jpg

  因此,借助体量和规模的强势,外加如今特斯拉主动预付定金,可能很大程度上将对体量不是那么大的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兴品牌,甚至一些半导体采购量不如特斯拉的老牌车厂的芯片供货造成影响。

  目前,似乎已经有了这种风向,野村证券分析师CW Chung近日就表示:“鉴于目前的产能短缺,三星可能会把专用产能交给特斯拉这样的公司,因为其使用的芯片生命周期更长。”

  不谈长期,即便是短期下来,这种影响对于车厂来说也都是显著的。毕竟在汽车领域,整车的电子配件从Design-in到批量供货一般需要3-4年,车型的生产周期一般是4-10年,如果赶不上上市日期亦或是错失上市机会,车厂耗费数年准备的新产品就会很快丧失竞争力。

  尤其是智能化带动汽车走上了越来越类似手机市场的发展路线,这种时间成本对于很多车厂来说绝对是耗不起的,即便是错失一段时间,都很有可能被竞争对手彻底压垮。而特斯拉此番举动,无疑是给蔚来和小鹏等竞争对手又狠狠的“捅上了一刀”。


  收购旺宏6寸厂?对特斯拉实际意义不大

  除了采取预付定金来拉拢代工厂之外,网传特斯拉也有积极考虑收购芯片代工厂。今(28)日,据中央社报道,因旺宏有意出售6英寸晶圆厂,市场揣测,特斯拉可能购买旺宏6英寸厂。对此,旺宏并不评论市场传言,仍强调6英寸厂将依计划于第2季出售,处分利益预计第2季或第3季入帐。

  毕竟,特斯拉如今已经从产能地狱中爬了出来,稳稳坐上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头把交椅”,这种体量的优势是后来者们难以超越的。更何况,其拥有的品牌效应,犹如汽车界的苹果,成为各大芯片代工巨头们最具优先级的客户。

  但对于当前的特斯拉来说,收购芯片代工厂,其价值可能还真不那么大。因为一方面,产线维护是个相当烧钱的业务,而且新工艺的研发和推进也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流。特斯拉目前也只有新能源汽车一个项目稍微能贡献一些营收,整体的资金储备还远远未能达到稳定的程度。

image007.jpg

  另一方面,正所谓隔行如隔山,特斯拉的优势在于终端集成和品牌营销。论及芯片制造这类纯基础技术型业务,无论是组建团队还是维持技术更新,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况且,收购芯片代工厂,也仅能解除特斯拉当前的燃眉之急,待缺货潮过去,产能若是出现过剩,长期算来,可能还会造成莫大的损失,这对于特斯拉这种不必担心被断供的美国企业来说,大可不必。

  不过,从特斯拉的案例也可以反思,未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逐步偏向手机市场类似的轨迹发展,芯片也将成为越来越多厂商的核心竞争筹码。如今,像特斯拉这样不需要担心被断供的美国企业都已经开始尝试芯片自研和代工厂自购,对于一众尚未从芯片断供和缺货恐慌中回过神来的国内汽车品牌来说,更应该看到自身的缺陷和问题,理应先行尝试与国内企业合作抑或是自主研发的方式,为自主品牌的未来铺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