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电竞app
2025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简版)
2025-04-03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112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装机容量 研究报告 技术创新 发展前景

中商情报网讯:随着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提升,风力发电作为新兴能源在许多国家的战略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产业高速发展。

一、风力发电定义

风力发电是指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工程技术,其原理是通过一定的装置,如风力发电机组,将风能转变成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具有清洁环保、可再生性、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运行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undefined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风力发电行业发展政策

近年来,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管理的通知》《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等政策,旨在通过市场机制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引导,促进风力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具体政策如下:

undefined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现状

1.累计装机容量

我国在风电技术研发和生产方面不断增加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和产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风电制造国家。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风电设备行业调研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约52068万千瓦,同比增长18.0%。

undefined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新增装机容量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风电设备行业调研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新增装机14388台,容量8699万千瓦,同比增长9.6%。

undefined

数据来源:CWEA、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区域分布情况

2024年,全国六大区域的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占比分别为西北30.6%、华北25.4%、华南15.1%、东北14.7%、华中9.8%、华东4.4%,三北地区新增装机容量占比为71%,中东南部地区新增装机容量占比达到29%,与2023年相比,2024年新增装机同比出现增长的区域为东北(62%)、华中(46%)、西北(22%)、华东(6%)和华南(4%);华北同比下降20%。

undefined

数据来源:CWEA、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细分市场

(1)陆上风电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风电设备行业调研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中国陆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5.2亿千瓦,占全球总装机量的45%以上。其中,国内最大单机容量达10兆瓦,年发电量超1.1万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9亿吨。

undefined

数据来源:CWEA、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海上风电

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高、不占用土地和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特点,是全球风电发展的最新前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海上累计装机容量4331万千瓦,占全部累计装机容量的7.7%。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地政府亦积极响应,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海上累计装机容量将达5100万千瓦。

undefined

数据来源:CWEA、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竞争格局

截至2024年底,前5家整机制造企业累计装机市场份额合计为61.7%,前10家整机制造企业累计装机市场份额合计为87.3%,其中:金风科技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占国内市场全部装机的22.6%:远景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超过7000万千瓦,明阳智能累计装机容量超过6000万千瓦,占比分别为13.3%和11%;运达股份和东方电气累计装机容量均超过3000万千瓦,占比分别为8.3%和6.5%。

undefined

数据来源:CWEA、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风力发电行业重点企业

1.金风科技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风机制造、风电服务、风电场投资与开发三大主要业务以及水务等其他业务。主要产品有MSPM、GW6S/8S、GW3S/4S、GW2S、1.5MW、风机零部件销售、风电服务、风电场开发。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66.99亿元,同比增长12.37%;实现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39.74%。2024年主营产品包括风机及零部件销售、风电场开发、风电服务,营收分别占整体的68.64%、19.14%、9.71%。

undefined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undefined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远景能源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19日,公司经营范围包含1.5兆瓦及以上风力发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并提供相关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提供风电场勘测、设计、施工服务,风力发电设备的销售、安装、调试及维修,储能电站的建设及经营等。

远景依托EnOS™智能物联系统,构建覆盖风场选址、设计、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并推动“风电+储能+氢能”多能融合,其智慧储能系统循环寿命超12000次,助力全球零碳转型。2024年,远景风电新增订单量全球第一,累计装机量位居中国第二、全球第五,海外市场覆盖欧洲、非洲及南美,持续以“高可靠、低成本”技术重塑能源未来。

undefined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明阳智能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站投资运营及智能管理业务。明阳智能主要产品为风电机组制造、风电运营及风机运维、光伏高效电池片及组件、建筑光伏一体化、新能源电站EPC、配售电。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2.37亿元,同比下降4.14%;实现归母净利润8.09亿元,同比下降34.12%。2023年主营产品包括风机及相关配件销售、电站产品销售、风电场发电,营收分别占整体的84.41%、7.47%、5.38%。

undefined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undefined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运达股份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新能源电站的投资运营业务,同时积极培育智慧服务业务,拓展储能、新能源项目EPC总承包、并网侧的产品和服务、新能源数字化产品、综合能源服务等多元化业务。运达股份产品主要为陆上及海上风电机组、新能源电站发电、智慧服务、储能及新能源项目总承包服务(EPC)。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1.98亿元,同比增长18.53%;实现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12.32%。2024年主营产品包括风电机组、新能源电站开发转让、新能源工程总承包服务,营收分别占整体的81.33%、7.61%、5.46%。

undefined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undefined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三一重能

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风电机组的研发、制造与销售,风电场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业务。三一重能主要产品及服务为风力发电机组制造、电站产品销售、风电服务等。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68亿元,同比增长21.07%;实现归母净利润6.85亿元,同比下降33.56%。2023年主营产品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制造、风电服务、电站产品销售,营收分别占整体的79.91%、11.81%、4.25%。

undefined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undefined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风力发电行业发展前景

1.技术创新突破驱动发电效能跃升

中国风电行业通过超大型风机研发和智能化技术集成,持续突破发电效率与可靠性瓶颈。例如,漂浮式风电平台采用双叶轮、双主机设计,单机容量突破25MW,结合动态电缆成本优化和抗台风技术,实现深远海资源开发。永磁电机“无磁装配—整体充磁”技术革新,解决了传统制造中磁体排斥力大、退磁能耗高等难题,将充退磁效率提升百倍,显著降低退役机组回收再制造成本。此类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单台风机的发电量,还通过智能运维系统(如AI驱动的叶片声纹监测、数字孪生模型)将故障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支撑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优化。

2.政策引导与产业链协同构建稳健发展生态

国家级政策如“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和深远海技术示范项目,推动风电向乡村及海洋纵深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模式加速落地,例如齿轮箱国产化率超75%,风电整机试验台实现100%国产供应链,形成“设计-制造-运维-回收”闭环体系。同时,绿电认证与碳足迹管理政策倒逼行业提升环境效益,例如退役叶片化学回收率突破95%,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降低45%。这种“政策牵引+技术自主+生态闭环”的模式,为行业抵御贸易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化支撑。

3.多元化应用场景拓展释放绿电价值潜能

风电技术正向极端环境与综合能源系统延伸,激活多维度应用价值。在超高海拔地区(如西藏5200米高原),定制化风机通过耐低气压设计实现稳定发电;深远海漂浮式平台整合风电制氢技术,能源转化效率突破60%;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将风电与电解槽、储能系统深度耦合,构建零碳能源矩阵。此外,工业互联网场景中,风电与物联网、VR/AR技术融合,实现轨道机器人智能巡检与远程故障诊断。这些场景创新不仅拓展了风电的物理边界,更通过多能互补提升了电网灵活性,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核心动能。




app江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