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s FAE经理Morris Li:“在疫情过后,人们对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服务需求已经趋向于日常的保健监测,并且在智能终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推动下,结合了医疗健康监测的智能手表、手环等智能产品将成为消费电子领域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智能健康产业近年来发展异常火爆,尤其是历经2020年一整年的疫情冲击之后,健康监测愈发被重视,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以当下最接地气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市场为例,短短数年已汇聚了如苹果、华为、小米、OPPO、vivo、谷歌和亚马逊等诸多知名科技巨头和各类新兴玩家,近年来相关产品也是扎堆发布,为自主品牌摇旗呐喊。随着2021年中国市场越来越多医疗数字化应用的登场,院内院外监测设备融合化趋势也将愈发突出。作为深居幕后的核心元器件供应商,又将如何把握机遇,由“外”向“内”,由“点”及“面”,逐步实现医疗数字化全场景覆盖,备受关注。
医疗监测“内外”融合化势头正猛 核心器件供应商如临“大考”
历经数年的积淀与沉浮,如今的医疗电子,俨然已成为当下全球半导体实力派玩家们的“淘金圣地”。尤其是近两年,疫情局势的变幻莫测,加之以中国举国上下“全民大健康”意识的苏醒,彻底引爆了健康监测电子设备市场。以当下最普及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手环等)为例,据IDC数据显示,仅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总量就达到了3293万台,同比2019年上升15.3%。仅头部厂商华为,去年第三季度出货量就超过了941万台,较2019年同比增长60.5%,足见市场之火爆。
那些深居幕后的核心传感器供应商们,对此感触最深,ams FAE经理Morris Li在接受《华强电子》采访时就坦言:“在疫情过后,人们对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服务需求已经趋向于日常的保健监测,并且在智能终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推动下,结合了医疗健康监测的智能手表、手环等智能产品将成为消费电子领域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这种“现象级”市场的背后,是消费者强烈的刚需所致。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疾病开始向低龄化、年轻化蔓延,个人健康管理也一跃成为大多数年轻群体的迫切需求。据丁香医生数据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1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56196个国民样本中,93%的人将“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74%的人则因疫情彻底改变生命观。
而在个人健康管理领域,ams已经具备了从传感器、模拟前端、传感模块、内置PD/ADC/处理电路,乃至基板Substrate和COF(chip on flex)的供应能力,Morris Li表示:“我们希望通过高精度、低噪声、高集成度乃至定制化的方案为客户提高产品的综合价值,以我们在2020年9月推出的超薄血氧饱和度(SpO2)测量专用传感器——AS7038RB为例,其将光电二极管、滤光片和信号处理功能集成于超薄封装中,厚度仅0.65 mm,并且其具有出色的光学性能支持医疗级患者监测贴片和血氧测量器应用,可轻松集成到耳塞、智能手表和腕带等可穿戴消费类产品中,为用户提供血氧远程监测功能。”
不过,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Morris Li也告诉记者:“客户选择供应商时往往更需要考量一个企业的品牌创新能力与货源的交付能力,在这方面,ams充足的经验与生产能力,在疫情期间,我们多次配合客户进行了产能的调配,按照顾客的需求供上追加的数量,这可以反映出我们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上的弹性和危机处理是非常到位的。ams作为全球高性能传感领域的领导者,无论在高精度,高集成度,低功耗等技术方向,还是在灵活的商务模式,以及充足的生产产能上都有丰富的经验,也将为医疗领域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可穿戴之后 “院内”场景究竟有多大潜力?
为了先人一步在“院内”医疗设备市场站稳脚跟,ams也早已将自身业务向该领域充分延展。截至目前,这家传感器巨头已覆盖现场护理诊断、医学成像、内窥镜等诸多细分场景,Morris Li表示:“医疗设备的元器件具有高性能及专用化的特点,目前ams涉及的医疗应用有现场护理诊断、医学成像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等几个类别,其中,现场护理诊断需要设备有快速检测能力并能够及时获取结果,因此,其设计的关键是芯片级集成和小型化,这样才能够持续降低设备成本,并允许提供附加功能,如小型手持式互联性能。而医学成像要求设备能够更小的噪音和失真干扰以生成更多细节、更准确的图像,这就需要传感器具有超高的精度与才要速率、低噪声和高线性度。2020年,基于ams的AS7341L光谱传感器,我们开发了一种光学读出器,用于改进侧向层析检测(LFT)。通过该技术提高了光学灵敏度,允许进行多分析物检测,并适应不同的光学测量方法,例如反射和荧光测量,在抗疫期间有着出色的表现。未来在抗体检测、抗原检测方面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除此之外,ams在医学成像领域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字DR、内窥镜等领域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Morris Li进一步补充到:“我们设计并制造创新的医学成像传感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能够提供出色精度、高采集速度、低噪声和超低功耗,可以使得扫描设备制造商能够生成清晰的图像,同时使患者暴露于更低剂量的辐射。在CT领域,医护人员要求CT成像设备制造商提供更高分辨率的成像,以对病人状况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同时减低扫描带给病人的健康风险。而ams新一代的探测器解决方案将助力设备制造商实现这两个目标:减少X射线剂量,同时生成无运动的CT图像。此外,ams的Naneye系列的微小图像传感器,为一次性的内窥镜提供了完整的从镜头lens,到传感器sensor到线缆cable的整套解决方案,有利于微创手术的进行,也适合比较小的人体自然腔道的内镜检查,以上这些新的传感器技术与医疗领域的结合都将拉动市场的持续增长。”
对于中国医疗数字化市场,ams一直以来都十分看好,Morris Li强调:“ams希望通过对中国健康市场的深入研究,推出最适合的方案。2021年,ams会继续加大对医疗影像、生命体征检测以及快速体外诊断方向上的投入。一方面持续不断的提供CT/DR和内窥镜客户的技术和商务支持,另一方面助力国内体外诊断客户在侧向层析检测在国际市场上的突破。相信ams的战略投入加上市场的快速成长,我们可以再次实现目标翻番。”
总之,无论是疫情初期还是后疫情时代,医疗监测都将贯穿始终,作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一大强力增长极。尽管偌大的医疗监测市场如今并不乏搅局者和跃跃欲试者,但编者认为,随着后续“院内院外”监测渐趋融合与互通,也将进一步抬升供应商的准入门槛,而那些早已具备系统性全场景服务能力的企业无疑将成为其中的最大受益者。不过,这种形势也很容易滋生“垄断”风险,出现少数几家企业独大的局面,对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并无益处。因此,编者也呼吁当下国内众多新兴半导体企业,将精力转向医疗监测甚至更多细分型医疗电子市场,而非将全部精力押宝在早已饱和的传统消费电子领域。当然,这背后也需要国家以更多的鼓励政策去推动和支持。否则,不远的未来,医疗半导体必将成为中国半导体界又一大“致命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