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受宅经济、终端厂恐慌性备货、全球缺芯潮持续等多方因素影响,曾经表现相当平淡的显示产业链如今也开始出现大面积的缺货、涨价。尤其是LCD面板领域,涨价潮已持续10个月,甚至有业内人士预估,面板市场价格在今年一年内都会居高不下,每天的价格可能都会有所变动,整个显示供应链市场都弥漫着一片紧张情绪。
全球晶圆缺货风波正持续冲击各类细分型半导体市场,尤其是像显示驱动IC这类对晶圆厂来说价值量不高的产品品类,受波及程度愈发严重。据业内相关调查,显示驱动IC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供应就已经持续偏紧,供需缺口高达50%,小客户甚至无法供货。
为了应对这波涨潮,2020年Q4以来,包括敦泰、联咏、明微电子、富满电子、集创北方等厂商纷纷调涨显示驱动IC产品价格,涨幅在10-20%左右不等。且随着成本压力递增,显示驱动IC厂商四月起再度开启了新一轮涨价潮,涨幅据称达到15%-20%。
这种局势可能会持续良久。毕竟,如今的全球晶圆代工厂、封测厂商产能供应日趋偏紧,产品生产周期也拉得越来越长,缺货态势后续可能更加难以缓解,禹创半导体驱动IC销售总监Jill表示,显示驱动IC从2020年Q3就开始缺货,到现在供应缺口一直在扩大,目前只能供应市场需求的50%,紧张状况预估延续到2022年。更有业内人士给出了具体的时间段,表示这种缺货态势可能将延续到2022年Q3,而目前显示驱动IC的供货周期就已经达到了20周左右。
受此影响,目前很多面板厂也都在喊缺IC,而那些提前囤好货的供应商们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以中颖电子为例,从去年开始,该公司就因应措施提前做好产能提升规划布局产能,积极应对晶圆厂、封装测试厂等上游供应链产能吃紧情况,今年一季度,其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销售也因此成长逾2倍,利润也斩获颇丰。
这也进一步波及到了显示面板市场,有业内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按照不同的产品品类,面板大概也已经是涨了两三波了,每一波可能涨20%甚至30%。这两波累积起来,就等于说是涨了5成以上,所以现在整个产业大家遇到的问题都是一样的严峻。”
面板厂商对此可谓感同身受,以笔电市场为例,龙腾光电行销业务中心IT事业总处高级总监罗吉安举例到:“今年算是比较例外的情况,因为原材料的紧缺,加之疫情的因素,所以整个笔记本市场在教育本和居家办公的应用需求高涨,导致整个面板领域的投资比较多。原材料缺货涨价,面板也开始涨价,除了驱动IC外,甚至于连玻璃、偏光片供应都很吃紧。但总体来看,目前的缺货主要集中在中低阶的产品领域,高端产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缺。”
在这种变幻莫测的市场局势面前,供应链厂商唯有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才有能力和空间去应对后续随时可能爆发的问题和挑战。对此,罗吉安告诉记者:“根据公司策略,调整产品出货结构、保持与客户实时互动、依据产品材料周期,提前备货、优化产能等以满足客户对教育笔记本的出货需求,赢得品牌客户的信赖。比如我们会提早的去跟客户确认订单,把我们的订单下给我们的供应商,基本上目前来讲,大致还是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像IC部分的话,我们也会提早去规划,跟客户去提,如果原本我们用的IC短时间缺货的话,我们会去寻求替代料。比如我们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都会预留一些余地,去做替代型IC的选择。也会循着我们正常的方式,把设计变更的需求给到我们的客户,然后请他同意我们做一些设计的变更,经过客户验证之后,把缺口给补起来。”
作为国内知名的显示驱动IC供应商,禹创半导体也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Jill表示,“晶圆紧缺状况开始严峻之前,禹创半导体已经与国内外各面板厂以及品牌端密切联系后提早协商并做完善布局。同时,禹创半导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整个供应链也实践国产化的供给模式,优先采用国内的晶圆厂/封测厂,相对的国内晶圆厂/封测厂也都会因应国家政策来保障禹创半导体的供货。”从现在的一系列事实证明,禹创半导体提前规划布局起到关键作用,可确保公司产品的持续供应。
除了确保产能之外,据记者了解,禹创半导体在客户开发方面有自己的一套市场策略,即利用代理商制度,同时有针对性地发展各个品牌商客户,发动品牌商的拉动力度。此外禹创半导体还联合了其两个投资方,即欣旺达和和利资本,进行策略上的结盟,进一步增强市场渗透度。
当然,在面对这种供货紧缺形势时,寻找国产化的替代品也的确是一种颇具可行性的解决路径,罗吉安表示:“我们非常愿意和支持导入国产的供应链,尤其是像现在这么缺IC,保守估计我们的产品国产化率达到了70%以上,我们也非常愿意与客户共同进步。虽然有一些产品可能使用的是国外的技术,但只要是国内有可选择的,我们都会尽量用国内的产品,毕竟运输以及成本等多个方面都相对会更好一些。”这种模式也越来越多的被当今国内半导体企业所采用,作为防控风险、增强供应链稳定性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