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科创板日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方面获悉,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
据悉,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关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截图
消息发布后,兆易创新、立昂微、新洁能等三只个股跌停,扬杰科技、北京君正、博通集成、全志科技等个股跌超5%。
汽车芯片“漫天要价”?
今年以来,受芯片短缺影响,不少车企工厂相继出现减产或停产的情况。当前,我国汽车行业缺芯情况仍在持续。
有媒体援引多家车企反馈,各类型芯片价格普遍上涨了5倍到20倍。尽管如此,依然“一芯难求”。
6月19日,在2021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由于当前汽车芯片供应缺口、恢复周期等信息的不清晰,市场上出现芯片分销商囤货居奇、漫天要价情况。同时,企业也选择大量囤货扫货,提高芯片库存,来抵御未来的风险,进一步加剧了当前芯片短缺困境。”
此外,叶盛基披露了一组数据:“当前,我国各类芯片中,MCU(微控制单元)芯片最为紧缺,国内MCU芯片企业最为薄弱。截至目前,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为15%,其中,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
光大证券研究显示,纵观整个汽车电子芯片领域,MCU主要作用于最核心的安全与驾驶方面,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控制,中控系统的显示与运算、发动机、底盘和车身控制等,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在一辆汽车所装备的所有半导体器件中,MCU大概占三成。一辆传统汽车需要用到70颗以上的MCU芯片,智能汽车的需求量甚至超过300颗。
“汽车行业现在最短缺的就是MCU芯片。但凡缺一颗(芯片),都会影响整车生产。”有业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
如何应对“缺芯潮”?
今年3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汽车芯片供应问题研讨会并指出,汽车芯片是关乎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器件,是汽车强国建设的关键基础,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远近结合、系统推进,提升全产业链水平,有力支撑汽车和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1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表示,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和 ,支持上下游行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引导产业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供销配套协作,协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要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的行为。
当前,芯片短缺的影响已从汽车产业链的上游向销售端蔓延。
据乘联会援引CAM汽车咨询信息显示,“由于智能网联化还在兴起阶段,高端芯片影响较小,但中低端的MCU供不应求现象加剧,造成了车载电脑两大核心模块ESP和ECU的供应短缺。而车企也在不断减产,终端优惠力度也呈现不断收缩的趋势。”
与此同时,汽车芯片国产化目前面临不少难题。“车规级认证难度高、与整车厂开发架构的兼容性等都需要克服。同时,汽车芯片的客户认证周期长、对可靠性要求高,在资金、人才等方面需要更长期的投入。”上述业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
“由疫情等因素影响下的短期芯片短缺问题,暴露出了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储备、供应链掌控等方面的不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这些问题和难点需要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包括各有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共同携手应对。”
根据中汽中心判断,2021年下半年之后,汽车产业缺芯情况有可能会逐步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