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加坡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占比并不突出,但随着跨国企业扩大投资,做为东盟及亚洲的芯片生产基地,其地位正在上升。
据《日经亚洲》报导,在芯片制造产业,新加坡亚洲相形见绌。这个城市国家正试图巩固其电子产业,并设定了到 2030 年,将其制造业增长 50% 的目标,其中半导体领域的努力尤为突出。
与中国台湾、韩国及中国大陆的发展不同,外国投资在新加坡半导体发展上扮演关键角色。
各大晶圆厂于本地设点
全球五大晶圆代工厂,已有 3 家在本地设立据点,他们是美国的 GlobalFoundries(格芯)、台湾地区的联电及台积电,台积电与飞利浦电子还合资成立晶圆系统公司 (Systems on Silicon Manufacturing Company,SSMC),在新加坡发展。
立足新加坡当地 10 年的格芯作为本地最大的晶圆代工厂,目前在兀兰设有五个厂房,他们还在 6 月宣布,将在新加坡投资超过 40 亿美元,以扩大其晶圆计划,以解决全球芯片短缺问题。
数据分析公司 GlobalData 分析师 Ajay Thalluri 指出,随着公司列出人才招聘专家职位,召募的规模还可能上升。
格芯之前,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科技公司选择新加坡,做为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基地,并于去年 12 月宣布了 2700 万新加坡元 (2020 万美元) 的投资承诺。
新加坡有志于在半导体行业的整个价值链中实现增长,从芯片设计到晶圆制造,再到组装和测试,以及研发和区域分销等支持领域。
中国台湾优势仍难以挑战
半导体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全球近 900 亿美元的代工收入中,中国台湾占 64%,韩国占 18%,中国大陆占 6%,其它地区占 12%。
贸易和工业部国务部长 Alvin Tan 在 7 月的半导体产业会议上表示,新加坡约占全球晶圆制造能力的 5%。
尽管外资的扩大,有助于新加坡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但当芯片短缺成为国安议题,从美国、日本到欧盟,各国都在将发展半导体产业作为首要政策重点,也将挑战新加坡的野心。
ESSEC 亚太商学院教授 Yan Li 表示,台湾地区已经建立一个非常高效和有利可图的芯片制造生态系统,这是其它地区难以模仿的,对各国而言,远离台湾芯片制造商的多元化,是必要的尝试,但将需要时间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