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电竞app
重磅!广东布了一个大局!深圳将在超60个重点细分领域成全球制造核心城市
2021-08-12 来源:深政观察
6615

关键词: 电子信息 半导体 集成电路

8月9日,广东省政府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广东努力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集聚地、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等四个发展定位。

深圳梦发现,“十四五”时期,广东制造业总体空间布局图中,20大战略性产业集群,深圳被标注为核心城市的就有15个。深圳梦梳理《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里涉及深圳战略性支柱、新兴、未来产业布局中有超70个细分领域将为全球制造贡献力量,超60个重点细分领域成为全球制造核心城市!

在“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布局上,深圳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为广东产业集群布局的核心城市;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农业与食品为布局重点城市;现代轻工纺织为一般城市。

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上,深圳全部为广东布局的核心城市。包括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广东乃至全国高端制造业面临“缺芯少核”的卡脖子问题,《规划》提出了“强芯工程”,其中广州、深圳两市被寄予厚望。《规划》指出,设计方面,广州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射频滤波器、第三代半导体,建设综合性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深圳集中突破CPU/GPU/FPGA等高端通用芯片设计、人工智能专用芯片设计、高端电源管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方面,广州以硅基特色工艺晶圆代工线为核心,布局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深圳定位28纳米及以下先进制造工艺和射频、功率、传感器、显示驱动等高端特色工艺,推动现有芯片制造生产线产能和技术水平提升。依托广深等市大力发展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造,建设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聚区。


广东制造业“十四五”规划

20大战略产业布局,15大核心在深圳!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广东作为中国制造业“排头兵”,要在“十四五”实现这一质的跨跃。

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8月9日通过广东省政府官网正式发布。规划透露出广东制造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提出高起点谋划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小编注意到,在规划提出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深圳全为广东布局的核心城市

广东制造在全国具有风向标作用,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影响深远。尤其在当下国际国内形势下,“十四五”时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产业进入全面工业化的攻坚期、 深度工业化的攻关期,迫切需要巩固提升制造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

此次广东制造十四五规划透露出顺应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加快制造业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集聚化发展转向集群化发展,积极参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大方向。

谈到广东制造的全国影响力,先来秀一下广东制造的“肌肉”——

规模实力全国领先。2020 年,广东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2. 66万亿元提升至3. 01万亿元,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量超过5万家,均居全国第一。在列入全国统计的41个大类工业行业中,广东有 40 个,销售产值居全国前三的行业有 25个。全省已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与食品等 7个产值超万亿元产业集群,5G 产业和数字经济规模全国第一。家电、电子信息等部分产品产量全球第一,汽车、智能手机、4K 电视等主要产品产量位居全国首位。

创新水平稳居全国前列。2020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连续4年排名第一,基本达到创新型地区水平。其中,5G 产业发展全球领先,省内通信龙头企业的5G 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占全球比重超过 25%。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2020 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达 8334.85 亿元, 占全国 14. 9%;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 56. 1% 和 31.1%。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 千亿元制造业企业数量分别达 106家、9 家,其中,进入世界 500 强制造业企业达 6 家,数量较 2015 年翻一番。

广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梯队。2020 年,累计建成 5G 基站 124266 座,居全国第一,成为国内重要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及相关产业规模均居全国第一梯队。绿色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绿色制造示范数量居全国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开放合作走在全国前列。2020 年, 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总额的 22.0% , 连续 34 年稳居全国第一,全省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额 308 亿元, 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额的 1 / 4。营商环境发展形成国内领先优势。通过加强用地保障、人才供给、金融支持、“放管服”改革等方式持续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

以上可以看出,广东制造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总体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三阵列向第二阵列跃升阶段。(2020年 12 月 25 日, 中国工程院发布 《2020 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美国制造业处于全球第一阵列,德国、日本处于第二阵列,中国、韩国、法国、英国处于第三阵列。)

但广东制造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具体表现在制造业创新能力与产业规模体量不匹配,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明显薄弱环节,重点行业 “缺芯少核”等技术短板突出。产业结构仍需优化,电子信息 “一业独大”,制造业中高端供给不足。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有待提升,平台载体整体水平不高,珠三角地区部分工业区与居民区混杂,工业用地被逐步侵蚀,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落后。我省制造业发展对国家重大需求、重大战略部署的技术攻关、产业发展等项目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等等。


1、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的关键5年

规划显示,在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下,广东制造给自己的发展定位主要是四个:

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形成一批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制造业整体实力保持国内第一,在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占据优势地位,加快进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成为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聚集地。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广纳全球创新资源,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技术成果产业化高效转化的优势更加突出,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重点产业技术创新群体突破,广东制造在若干重点领域成为产品定义、标准诞生的策源地,制造业创新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构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聚集地。

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在推进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中先行先试,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更加完善,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深化,双向贸易和投资持续扩大,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构建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

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更加深化,运行机制、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构建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

按规划提出的目标,到 2025 年,广东制造强省建设要迈上重要台阶,制造业整体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部分领域取得战略性领先优势,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典范。

展望2035 年,广东制造强省地位更加巩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率先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领先水平,成为全球制造业核心区和主阵地。

——到2025 年,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保持在3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

——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 2.3%,规模以上制造业有效发明专利数23万件。

——到 2025 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超过 94%,累计获得中国质量奖或提名奖企业数量达到 20 家次, 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0 万元/人。

——到 2025 年, 应用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 5万家。

——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比重在35%以上,制造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在20% 以上,制造业对外投资额占全省对外投资额的比重在 10% 以上。


2、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在深如何布局

规划显示,“十四五”时期,广东将继续做强做优战略性支柱产业,高起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其中,战略性支柱产业主要是指产业关联度高、链条长、影响面广,具有相当规模且继续保持增长的产业,是广东制造稳定器和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十四五”时期,广东将加快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

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是广东制造的推进器。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重点布局包括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 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规划绘制了“十四五”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的总体空间布局图,为更加清晰、直观表述和展现各产业空间布局,首次以“三星、二星、一星”分别代表“核心城市、重点城市、一般城市”的方式标注每个产业在全省21个地市的布局,为区域优势资源要素集聚和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谋划提供科学引导和政府决策支持。

在20个战略性产业中,深圳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支柱产业上都是广东布局的核心城市,除现代轻工纺织外的其他产业布局为重点城市。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深圳全部为广东布局的核心城市。

到2025年,广东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 6.6 万亿元,形成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打造涵盖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广东还将以广州、深圳等为依托打造万亿级5G产业集群,建设高端化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等。深圳将重点建设中国鲲鹏产业源头创新中心,建设全国鲲鹏产业示范区,打造鲲鹏生态体系总部基地。

到2025年,广东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超过1. 1万亿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其中深圳也大有可为。规划中汽车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显示,深圳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测试及试验的重要布局城市。提出深圳以坪山区为核心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支持广州、深圳在公共交通领域率先探索自动驾驶示范应用,打造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示范应用案例等。

到2025年,广东软件业务收入达到2万亿元,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高地。其中,深圳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方面均有重要任务,提出依托广州、深圳等市,加快发展新兴平台软件,推进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深圳推进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鹏城实验室、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区块链应用发展等。

“十四五”时期,广东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0% 以上,同时加快部分重点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换道超车、并跑领跑发展,在广东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深圳全部被布局为核心城市。

小编注意到,在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细分领域,提出深圳集中突破高端通用芯片设计、人工智能专用芯片设计、高端电源管理芯片设计;

在智能机器人产业细分领域,提出支持深圳重点突破群体智能技术,提升多无人机 (船) 协同作业与交互能力等;

在数字创意产业细分领域,提出依托广州、深圳等市,加快推动游戏动漫、电竞、直播、短视频等细分领域发展。其中,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东莞巩固提升游戏动漫发展优势,广州、深圳、佛山大力培育或引进国际顶级电竞赛事,重点培育以本土原创游戏为竞技项目的职业赛事。广州、深圳、佛山、汕头重点发展影视制作,支持深圳建设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艺术品版权区块链应用研发基地等。

此外,广东十四五期间还将积极谋划培育卫星互联网、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超材料、天然气水合物、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等若干未来产业领域。


3、六大工程提升广东制造核心竞争力

十四五时期,广东将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六大工程,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强核”,就是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卡脖子”问题成体系解决,构建完善广东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积极融入全球制造业创新网络,打造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聚集地。

其中提到支持企业在人工智能、 区块链、 量子信息、 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加强研发布局,增强 5G、超高清显示等领域产业技术优势;探索建立深圳技术交易服务中心;加快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等。

“立柱”,就是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企业群,培育打造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其中提到加快珠三角工业设计走廊建设,支持深圳争创国家级工业博览馆等。

“强链”,就是着力抓好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工作,保障重点产业链稳定安全,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重点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升级发展,深度参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

“优化布局”,就是打造珠三角高端制造业核心区、东西两翼沿海制造业拓展带、北部绿色制造发展区,以产业园高质量发展为抓手, 构建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其中提出以广州、深圳为重点研究制定珠三角地区产业疏解清单,促进珠三角核心区制造业产业链向周边区域延伸拓展;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按照“深圳研发+合作区落地”模式,集中优势资源将合作区打造成为深圳创新产业承接地。

“品质”工程,就是加快推动全省制造业品质整体升级,提升广东制造业的标准化能力和水平,提高制造业供给质量,夯实全省质量技术基础,增强“广东制造”“广东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其中提到举办高水平展会,办好广交会、高交会、中博会等国际性展会,大力宣传推介广东产品,讲好广东品牌故事。

“培土”工程,就是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发展信息、融合、创新基础设施,强化制造业发展关键要素供给,构建国内最优、国际一流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


深圳超70个细分领域布局,

将为全球制造贡献力量!

超60个重点细分领域成为全球制造核心城市!

说明:产业集群区域布局的重要程度用★的数量表示,其中★★★标注核心城市,★★标注重点城市,★标注一般城市;未标星的地市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谋划发展。

深圳梦梳理《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里涉及深圳战略性支柱、新兴、未来产业布局中有超70个细分领域将为全球制造贡献力量,超60个重点细分领域成为全球制造核心城市!

★★★一、新一代电子信息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半导体元器件、新一代通信与网络、智能终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硬件。

★★二、绿色石化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高端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

★★三、智能家电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电视机、小家电。

★★★四、汽车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

★★五、先进材料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化工材料。

★六、现代轻工纺织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纺织服装,皮革,塑料,文教、 工艺美术、 体育和娱乐用品。

★★★七、软件与信息服务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行业应用软件。

★★★八、超高清视频显示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通信终端及智能终端设备制造、核心元器件、超高清视频内容、 传输服务。

★★★九:生物医药与健康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医疗服务。

★★★十:现代农业与食品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饮料、现代种业。

★★★十一、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芯片设计及底层工具软件、30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关键元器件、特种装备及零部件配套。

★★★十二、高端装备制造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数控设备、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卫星产品及装备、轨道交通装备。

★★★十三、智能机器人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服务机器人、机器人智能技术。

★★★十四、区块链与量子信息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区块链、量子信息。

★★★十五、前沿新材料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新型半导体材料、电子新材料和电子化学品、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材料创新服务。

★★★十六、新能源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核能、天然气及其水合物、太阳能、5氢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和先进储能。

★★★十七、激光与增材制造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激光制造、增材制造。

★★★十八、数字创意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数字技术应用及数字创意融合服务,游戏动漫、 电竞、 直播、 短视频,创新设计。

★★★十九、安全应急与环保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安全应急、节能环保。

★★★二十、精密仪器设备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与系统大型精密科学测试分析仪器、高端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

★★★二十一、未来产业布局:卫星互联网、 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 超材料、 天然气水合物、 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领域

集成电路:重点围绕芯片架构等开展技术攻关,发展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微机电系统(MEMS)等特色工艺,发展碳化硅等化合物半导体。

量子信息:重点围绕未来信息材料、量子计算和模拟、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工程应用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生命健康:重点围绕药物分子设计、放疗装备、影像设备、高通量基因测序设备、高性能医用机器人制造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脑科学:重点围绕脑部疾病潜在机制、认知行为的神经基础、大脑研究的新工具、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临床医学与健康:重点围绕癌症、心脑血管、呼吸、代谢性疾病、再生医学、重大传染病、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生物育种:重点围绕组学技术、合成生物学、植物基因组、动物基因组、生态基因组、食品科学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空天科技:重点围绕空间探测、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通信、数字空间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深海科技:重点围绕海洋科考、深海装备、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深海材料和深海通信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集成电路、5G、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四大产业细分领域,深化物联网发展应用,前瞻布局柔性电子、量子信息等前沿高端领域。

生物医药:加快发展新型抗体等生物药和干细胞等生物治疗产品,发展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设备,突破高通量测序技术、基因组DNA序列分析技术等,前瞻布局精准医学成像等前沿领域。

数字经济:重点开展高端工业软件、重点领域应用软件、自主可控区块链底层架构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围绕工业互联网、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布局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重大项目,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

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发展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领域,攻关先进感知与测量等技术,鼓励智能制造技术、工艺及产品在制造业领域深入应用,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建设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

新材料:重点开展高端电子化学品、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功能性有机发光材料等关键材料设计与制备工艺攻关,强化高性能储能、先进节能环保等材料技术创新能力,推进生物医学材料临床应用,发展高分子材料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前瞻布局石墨烯、微纳米材料等领域。

海洋经济: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涉海高端服务等产业。

绿色低碳: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发展先进核电、可再生能源、高效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智能电网、智慧能源等领域,加强节能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数字经济重点发展领域

5G:面向无线技术、网络与业务、关键零部件、测试仪器仪表等重点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5G与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AR/VR、8K视频、金融支付、交通物流、文化娱乐、远程医疗、智慧工厂、智慧安防等典型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云计算:协同发展云服务与边缘计算服务,推动超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弹性计算、数据虚拟隔离等技术创新,提高云安全水平。

大数据:加强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应用、可视化和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能力,推动大数据创新应用。

物联网:围绕泛在感知、安全传输、智能处理全链条,推动传感器、网络切片、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创新,加快窄带物联网(NB-IoT)等标准应用和模式创新,培育物联网应用服务新业态。

区块链:推动智能合约、多重共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分布式容错机制等技术创新,探索“区块链+”在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民生、公共安全及金融科技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重点开展智能芯片引领发展、智能无人系统培育、计算机视觉应用拓展以及智能语音跨越发展等工程,拓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提升数字内容加工处理、全息成像、动漫游戏制作引擎软件和开发系统、3D数字化建模、数字孪生设计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虚拟现实整机、感知交互、内容采集制作等设备和开发工具软件。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