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供应链最新的消息显示,多家主流晶圆代工企业,在延续既定的涨价策略之余再出新招,要求部分芯片设计客户签订“保价保量”合同。
即以今年Q4最新调升后的价格为标准,合同期限最长三年、平均两年,明年起开始生效。换言之,无论市况如何变化,下单量、价格都按照合约履行。
“绑定”意欲何为,警惕产能过剩?
不难发现,面对时下晶圆代工成熟制程供应吃紧的状况,业内又出现警惕产能过剩风险的呼声,晶圆代工厂“长约”打法,主要也是为了降低明后年市况反转的风险,将日后价格、订单一并锁住平稳过度,以此处于长久不败之地。
不过,对于相关传闻,几家晶圆厂多选择不回应。而联电最新回应承认,确实有会与客户签订类似合约的情况,但回避透露合约比重等细节问题。
实际上,一直以来,联电与部分客户签订长约,也符合此次的定价、定量等细节。这样看来,似乎并非最近才采取的所谓“新招”。不过,联电也不否认,结合到当前的市场状况,预付货款及签订长约的客户有增多的趋势。
就例如,由于产能不足,联电计划扩充Fab 12A P6厂区产能,客户将以议定价格预先支付订金,确保取得P6未来产能的长期保障,这算是比较特殊的做法了。
但编者认为,这是否能理解是业内的潜规则呢?综合来看,晶圆代工成熟制程产能紧张情况起码将维持到明年,而在后年将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时间节点,随着晶圆厂新产能的不断投入,届时,情况将大大改善,“一路涨”的情形应该得到改善,买方市场或许还有点机会。
因此,晶圆厂这边也很“聪明”,提前做好规划怕产能过剩,而合同的时间点恰好设置在2-3年那个节点。不是怕门可罗雀,主要是为了“锁住”价格,确保利润至少能够维持在与今年相当的水平,从而保证较高的效益。合约失效之时,市场也已经走出了过渡期,之后应该又是新一轮的卖方市场了。
毕竟,尽管芯片短缺一两年后会缓解,但未来的“缺芯”将是一波接一波的。虽然缺芯加剧是多个原因导致的,但对于芯片制造商而言,产业持续迎来繁荣已是确定的事情,因为电子产品的长期需求非常强劲,此次疫情只是加大了诱因而已。
订单塞爆产能大厂调涨不断,6大芯片持续缺货
日前,订单塞爆晶圆代工厂产能,带动联电、世界先进与台积电等调涨消息不断,联电与世界先进已持续调涨Q3产品售价。联电此前在短短几个月内,代工价格已涨过两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台积电也一度打破沉寂,加大对成熟制程的重视,补齐与友商的价格差距,将调升先进及成熟制程的报价,最高涨幅高达20%。这也对同业有警示反馈作用,纷纷启动“新策略”,以寻求更大程度拉拢客户。
因此,上周五传出联电已通知客户,将自11月起再度调涨代工价格,平均涨幅达到10%。实际上,此前不久已有联电Q4规划再调涨代工价格的消息,这次则是具体时间等细节浮出水面。
总的来说,此轮晶圆代工价格自今年Q3开涨以来,就愈演愈烈一去不回头,市场已喊涨到明年初。而今又有“合约绑定”这一出,对于设计厂商来说,短期来看都是处于被动,实在是“内卷化”严重。
而受益于价格高企与产能满载,联电、世界先进等主攻成熟制程的代工企业,近期业绩可喜。联电Q2毛利率突破三成,创下新高,世界Q2毛利率则超过四成,且皆有持续扩大之势。
晶圆代工厂成熟制程持续满载,致使MCU、面板驱动芯片、功率器件/电源管理芯片、滤波器、传感器、被动元件等产品供应紧缺日益加剧,形成上游晶圆厂业绩大增、中游芯片下游终端压力剧增、出货受限的尴尬局面。
在此局势下,增加半导体制造产能已成为代工业内共识,但又鉴于8英寸及12英寸成熟制程新厂经济效益及盈利能力有限,业内的投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引致半导体供应持续缺货的重要原因。
再者,马来西亚、越南等地疫情不断出现变数,也极大地影响了供应链状况。而来料不顺、下游激活等原因,也同步会对上下游封测、设备等产业链产生正反向连锁反应。随着芯片供应持续紧张,已经有一些公司开始转变经营模式,以减少对其依赖。